对我有好感……”
“追求肖邦?噢,这真的太天方夜谭啦。现在我可是连巴黎都去不了,见他一面都是奢望。”
她彻底放松下来,倚在靠背上抬头仰望空中的云朵。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听一次肖邦演奏钢琴——如果能和他一起弹首曲子,我大概此生都不再有遗憾。”
无望的期待。
演绎情绪的大师瞬间就抓住了少女的主题旋律。
肖邦不由得开始反问自己:
见我一面很难?
好像是——毕竟没有被回应的拜帖和因拿不出通行卡片(Laissez passer)[4]而被拒之门外的来访者,多得像芝麻法棍上的小黑点。
听我演奏会很难?
好像是——至今为止,本就不喜人多环境的我,也没开过几次演奏会。
和我四手联弹很难?
呃……在巴黎,真正让我有兴趣一起四手联弹的人,似乎一只手就能数过来。
青年唇角的弧线飞扬,尤其看到少女充满着希冀的叹气后,连眉目都染上了愉悦。
他想起那个充满着白雾的清晨,那双盛满露水的琥珀,还有那句“我会报答您的,先生”。
或许答应这份婚约,并不是件令人不快的事。
可能他和她之间的铺垫已经足够,也许她正好撞上了他一生中难得的几次恻隐,又或者她比另外一个“沃德辛斯卡”更能满足他的期待——总之没有损失,反正她也是波兰人——他一向都对自己人有着更多的耐心和善意。
况且,他还想再多听听她的钢琴。
肖邦的内心已经有了答案。
“其实,依照您的愿望,要让您这一生不留遗憾实在太过容易。”
“嗯,怎么讲?”
“肖邦在巴黎,一节钢琴课收费20法郎——您只要付出一个金路易[5],您就能达成‘此生无憾’了。”
“先生,您想说什么?”
谈话内容的跳跃,令欧罗拉有些跟不上对方的节奏。
他十分耐心,丝毫不介意给她讲解答案。
“小姐,我这刚好有一枚金路易。现在,我把它赠给您。我身上没有婚戒,姑且就用它当订婚礼物吧。”
“如果您确信这就是您的‘此生无憾’,我们就去签字——”
青年站起身,走到少女的面前优雅地鞠礼。
他望向少女那对闪烁着错愕光芒的、波兰琥珀般的眼睛,微笑着将外套口袋里的金币掏出,绅士地递送到她的手心里。
“我带您,去巴黎。”
妈妈,我收回那句话。
婚姻,或许一点都不索然无味——
如果对方,是“她”的话。
难道几天前安东尼深夜应邀是梦游,他透露出来的一切会是梦呓?
婚约?
那不是你们想方设法要抹去的东西吗?
棕发的青年静默着,将它丢进手边的置物铜盆里。里面装着近来与“德累斯顿”有关的全部信件,盆底黝黑。
他划着一根火柴,却在丢下的瞬间迟疑了。
火光渐渐停止燃烧,肖邦思索片刻后,将灰梗丢进盆里。
他重新清洁手指,取下衣架上的外套,决定去赴约。
无论结果如何,沃德辛斯基一家都曾给予过肖邦真诚的关怀。尽管他们不再是他记忆里的那般模样,但于情于理,他都该在离开的时候,和他们好好道个别。
这一别,大概就是永远。
*
沃德辛斯基一家在德累斯顿的住处和肖邦记忆里的相比有些不一样。
平日里,这间屋子觉少不了欢声笑语。小儿子安东尼最爱插科打诨,小女儿玛利亚则会捧着哥哥的场,在钢琴上弹出活泼的旋律。
人声和音乐一直以来都是这里最不缺少的东西。
但今天,热闹从这间屋子里彻底消失。
甚至,就连曾经的热情都似乎消退了。
——没有人下楼来欢迎青年的到来,只有一位谈不上熟悉的女仆。
顺着女仆的接引走了几步,肖邦不动声色地开口:“请问,玛利亚和安东尼他们呢?今天不在家吗?”
女仆转过身,柔声回答道:“先生,小姐和少爷在两天前已离开德累斯顿。”
这算是为了彻底避开会面吗?
肖邦停下步子,不禁怀疑前来拜访的决定是否正确。
就像坐落在乐谱第一小节上的速度标记一样,从一开始就限制着音乐的时长。
或许通过书信暗示所谓婚约的态度,双方都能体面一些。
“先生?”
女仆见客人迟迟没有动作,上前提醒似乎正在走神的青年。
“我想先去音乐室坐会。想必沃德辛斯基伯爵这会正忙,大概无暇召见我。”
“先生,音乐室里面的钢琴今天一早就被寄回华沙了……您还要去吗?”
女仆并未细听肖邦的言外之意。她只是记得这位先生先前常常和少爷小姐们在钢琴前相聚,好意提醒他音乐室并不是个好选择。
然而回答她的又是一阵沉默,令她有些不知所措。
“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