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闻言,左若童有些好奇。
为何修行?
这可不是一桩简单的事情,而是关乎一个人未来的道。
说实话,这本不该是一个孩子考虑的事,毕竟孩童踏上修行路,无非就那么几种理由,一是慕强,二是随波逐流,三是被大人裹挟强迫。
就跟读书一样。
你要问孩子为什么读书,基本上都会说是父母让他们读的。
因为孩子的心智还不够健全。
不清楚自己要什么。
只会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做事,做的事有好有坏,不分善恶。
至于李慕玄,左若童到现在都还记得,自己之前在下院给他划道时,这孩子曾说过,他之所以改名慕玄,来三一门拜师,是因为自己是他认知中的最强。
不过现在来看。
这孩子似乎对自身、对修行,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不仅仅是为了‘变强’而修行。
想到这里。
左若童不禁好奇起来,一直支持李慕玄刻苦修行的理由是什么。
旋即,他主动问道。
“为何?”
听到这话,李慕玄也不在藏着掖着,大大方方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父,您说我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这世上的一切,是真实存在的么?有没有可能只是我的一场大梦?”
话音落下。
左若童眼神陡然变得复杂起来。
脑海中只浮现四个字。
庄周梦蝶。
关于世界是否真实存在,很早就有人提出质疑,这不算什么稀罕事。
但让左若童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李慕玄一个小孩子,怎么会对世界、对自身的存在产生怀疑,这个问题不该是他所想的,也不是他所能想通的。
毕竟哪怕是自己,对这个世界是否真实存在,也不敢予以绝对肯定。
当然,也没必要去思考这个问题。
因为实在太虚了。
与其思考这个,不如想想更务实的问题,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
想到这,左若童刚要开口劝说。
就听李慕玄的声音响起。
“后面我想明白了。”
“梦也好,现实也罢,我唯一所能确定的,就是此刻的我是我。”
“而我之所以修行,不为别的,就是想要在不受任何事物影响,性、命绝对独立的状态下,看清楚自己的真面目,看清楚世界的真面目,只求一个真。”
李慕玄语气格外认真。
对于自己所求,他没什么好避讳的,大大方方的说出来就是。
而此时,听完这话。
饶是自忖见惯了风浪的左若童,也不由目瞪口呆的盯着自家弟子。
他没有想到,当别人还不知为何而活,为何修行,亦或在求道路上迷失方向时,自己弟子居然已经有了明确的追求。
难怪这孩子当时能教训王耀祖。
说实话,在求道这条路上。
就全性那群姿意放纵,胡作非为的人,怕是连给他提鞋的资格都没有。
而自己刚才的担心,显然也是多余了,这孩子在对待现实、梦境上远比自己想的要更通透,不会因为怀疑而迷失自我,反而因为怀疑,有了求真的心思。
这算不算圣人说的,有生于无,无生于有,有无相生。
真与假之间虽是矛盾对立的关系,但就如阴和阳一样,处在对立面的两者可以相互转换,而这个转换过程就是道。
正思索着。
李慕玄的声音再次传来。
“师父,您刚才问我,得知自己的天赋后是什么感觉。”
“其实弟子是这么想的,我修行又不是为了别人,当我比别人弱的时候,我不会去跟别人比较,因为道是走出来的,不是比出来的。”
“同样的道理。”
“难道当我比别人强的时候,我就要去跟人比较么?”
“那这样我岂不是抛弃了自己的道?”
“所谓强大弱小,天才庸才。”
“说白了只是外界对我的看法和认知,我本身不会因它们而改变。”
李慕玄开口,他要求的是一个真,而不是镜子里虚幻的自己,所以在面对外界看法时,他只会将其作为参照物看待。
然而,这话落在左若童耳中,就好似晴空霹雳,使他心头猛地一震。
在他看来,修行不外乎就两件事。
知道自己本心求的是什么。
对自己所求之物,不停留于空想阶段,而是付诸行动,实践起来。
但是,道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是难,这里的难,不单单指实际上的困难,还有内心生出的妄想杂念。
就跟大部分读书人一样。
落魄时喊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但当他们真的功成名就,大权在握,有了官身呢?
有几个会践行自己当初的话?
不能说一个没有。
但却也很少。
而这也是修行难的原因。
借用圣人的一句话。
富贵不能y,贫贱不能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