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5章(2 / 3)

事儿指谪宝玉,宝玉也不至于孤身奋战。

…………………………

宝玉理解林如海当众发作自己的好意,很干脆利落地就认了错,反正不管是于公还是于私,林如海都比自己大一级,口头认个错也没什么丢人的。

倒是叫禁卫军们替总兵大人不值。

沈林的虎口撕裂,并不是什么重伤,被吴太医身边的药童包扎之后便没什么事了,至于陈淳,也就是胳膊脱力,现在正用左手端着汤碗喝肉汤——这是一门心思想要为使团安危贡献一份力、也上前拼杀一次英勇一次、争取在总兵大人面前得个好印象、却没出使的辅兵火头军大厨在认命之后捡起本职给大家伙儿做的夜宵。

听得沈林抱怨了几句,陈淳瞪了一眼:“行了,你就是话太多。还记不记得总兵大人经常提醒我们的那句话?”

“那……总兵大人说反派死于话多,我也不是反派啊!”沈林还有些委屈。

陈淳却不想和他继续解释了:【总归林大人是总兵大人的岳丈,难道还真的会想要害总兵大人么!傻!】

…………………………

林如海率先将宝玉训斥了一顿,果然堵住别人的口,聪明人不少,陈淳都能看出来的,别人也能,可是林如海的态度也摆出来了,别人——且不说有没有那个身份地位够压制贾瑛;就是想想对方一路上展露的身手,也不敢在没抵达京城之前造次。

便是在这一片和谐之中,哈密城的官员,战战兢兢地出城了。

领头的那个,在心里不断地念叨:【破釜沉舟、富贵险中求……】

倒是因为络腮胡等人把路上都清了一遍,叫这些官员一路顺利地抵达使团驻地。

此时东边原先布置的那些小玩意儿基本都被拜牙的骑兵破坏了,越接近驻地,就有越多没来得及清理的尸首,哈密城的官员看得又是害怕,又是带着隐秘的兴奋。

后来的事情,就顺利得多了,有拜牙夫人的大义灭亲,有哈密官员的积极告发,有剩余哈密军的弃暗投明。

次日天明,哈密城大门打开,使团众人进入城中。

又一日,主动担任起巡逻任务的络腮胡来报,于西北面发现鞑靼人的踪迹,不过两方一照面,鞑靼人就跑了。

林如海和宝玉稍加琢磨,便知道,鞑靼这是猜测到了哈密城的情况,不想白白耗费人手又引发两国矛盾,眼见失去了先机,不得不走呢——要是使团此时还在城外,那就危矣!

再不几日,附近听闻哈密城有异的驻军都带着百来士兵赶来了,这么些人手还不够一盘菜的。

不只是使团中人嘀咕,就连哈密城内的汉人都觉得附近几个卫真是叫人心寒。

见此情况,林如海终于放下心来,想来使团中其余人等,既知前有拜牙先动手、中有鞑靼来窥探、后有沙洲卫赤斤蒙古卫袖手旁观,定然是能够把前几日的事情想通了。再无责怪宝玉的理由了。

…………………………

拜牙在哈密经营的时间固然长久,可是比他更长久的,是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这其中,汉人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压倒性优势,更兼之,原先上祁连山躲避灾祸的原哈密军汉人军籍的汉子们下来了一小半,帮着维持城内秩序,还有一大半就等着过了明路了,好拿回军籍。

一时间,拜牙被擒,对于哈密城,根本就没造成什么坏的影响!

相反地,原先被压制的哈密当地文官都开始抖起来了,林如海等人不过是过路菩萨,并不插手当地官员处理政务,得了实权的众人,更加对于前几天晚上的冒险举动万分肯定,投桃报李,也为拜牙夫人求了情。倒是无意结下善缘,此为后话。

…………………………

当哈密发生的事情,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传入京城之后,十六高兴得多吃了两碗饭!

虽然朝中的人依旧有唧唧歪歪,也和林如海预料得一样,御史无事也要搅三分,只等收集了证据参贾瑛的——不过那都是后话。此时朝中倒也是难得一致地上下同心的高兴。

谁都知道,哈密卫先前都被一个畏兀尔人捏在手里——畏兀尔人,在朝中人看来,也是番人啊!现在不费一兵一卒一个铜板(没有特意派兵、没有专门拨款和粮草),居然就这么把拜牙给拿下了——还是名正言顺拿下的!再不必担心哈密卫榷场一开,肥了拜牙,瘦了朝廷;也不用担心需要驱狼吞虎或者花费大价钱才能把哈密卫的实际掌控权握在手里了!

户部尚书心情很好!

十六一个高兴,当天,皇后娘娘就给荣国府的老太君赏了两道菜去——一同得赏的还有另一些随使团一起出行的官员的家眷,譬如冒炎章的老娘。明眼人都知道,这是陛下不方便赏赐,先通皇后娘娘的手,叫大家高兴一回呢。

拜牙的倒下,势必就使哈密军空出不少位置,不过因为哈密那地方毕竟还不知道未来是个什么样,所以对着这儿使力气的人并不很多。

最后,十六点了郝老大去,当然官职不是如拜牙那般特殊时期造成的三品将军了,而是合乎规矩的从五品镇抚。

一开始,朝中人也有争议,毕竟总不能啥事都陛下一个人拍板了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