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顾家上下心里?都揣着事,做什么都难以静下心来,心里?像是悬着一根绳,七上八下的,而拉扯着根绳的,就是林苏。
林苏十分沉得?住气,她看得?出大家的期待,但故意晾着他们,一直到他们快要忍不住的时候,才沉着脸把他们叫到一块开会。
“瞧你们一个个眼皮子浅的样,多大点事就放在心里?了?以后大风大浪要见得?多了,别一副没经过?事的模样!”
几人被她说的面色讪讪的,附和着,“娘,您说的对。”
林苏摆正了脸色,郑重道?,“你们也不用?猜我手?里?究竟有?多少钱,老婆子一把年纪了也没什么要花钱的地方,反正到最?后还是都花到你们身上。这?个钱呢,我是有?大用?的。”
众人精神一禀,知道?她要说重要的事了,坐直身体,侧耳倾听着。
“我打算拿一部分钱,在南边起两间房子,孩子们都大了,跟你们睡一个屋也不合适。”
他们家只?有?三间青瓦房,并东西两间厢房。东间住着的是林苏,由于只?有?她一个人住,这?间房还兼任了仓库的功能。大房一家住了西间,中间是堂屋,承担了待客、吃饭等各项重任。
剩下的两间厢房,二房三房各一间,各房的孩子们就跟着父母住,中间用?帘子挡着,穷人家,也没那么多讲究。
但眼看着孩子们都大了,再跟父母住一个屋也不合适,以前没钱,也就不考虑这?事了,现在有?钱,还是再起两间屋子的好。
这?件事大家都不反对,所以全票通过?了。
然后林苏又接着说,“你们也知道?,咱们家也算是耕读传家,你们的爷爷就是光熹年的秀才,后来家里?穷,到了你们爹这?一辈,就念不起书了。但你爹好歹还进了私塾,认过?几个大字,等到你们这?一代,连大字都没机会认了,你爹一直为这?事遗憾。”
“以前没钱也就算了,但现在手?里?也有?几个钱了,所以我打算送几个孩子去念书。大壮已经过?了启蒙的最?好年纪,再拖下去就耽误了,所以这?事越快办越好……”
林苏话音刚落
,一家人有?人欢喜有?人忧,大房两口子自是喜不自禁,娘说送几个孩子去读书,除了他们家的那几个还能有?谁呢?柱子才三岁,还不到启蒙的年龄,也就他们家三个最?合适,连十岁的大壮都没落下。娘这?是要一口气把他们家三个孩子都送去念书啊!
念书好啊,念书才能出人头地,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土里?刨食能有?什么出息?念了书就是读书人了,读书人多精贵啊!没看他们村的黄秀才吗?有?了秀才功名,走到哪人都得?恭恭敬敬的作揖,称一声?秀才老爷。
他们家三个儿子呢,只?要有?一个能考上,那他们就是秀才老爷的爹娘了,光宗耀祖的事,怎么能不好呢?
这?两口子的惊喜都摆在脸上了,一个劲的问,“娘,这?是真的吗?这?是真的吗?”
他们高兴,是因为他们是受益者,但三房两口子就不太高兴了。他们家又没有?人能去读书,就算肚子里?这?个是男孩,等到他能念书已经是四五年之后的事了,那时候家里?是什么光景谁知道?呢!
现在好不容易有?点钱,不改善改善生活,竟然要送大壮他们去念书。念书花费的能是小?钱吗?虽说现在有?几个钱,但万一念了两年花费完了,到时候又该怎么办呢?不念吧,前头的花销都白费了。念吧,没有?钱,难道?一家人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的给他们省出来吗?
老三两口子是怎么想都觉得?这?事不靠谱,念书的花费实在太大了,农户人家穷尽全家之力都很难供出一个,更?何况他娘还要一下子供出三个。
孙氏脸色十分难看,“娘,这?,这?个事您是不是再考虑一下?大壮都十岁了,寻常孩子四五岁就开蒙了,他那么大也跟不上了。况且咱家这?么多地,这?一下子少了三个帮忙的,咱们也忙不过?来啊……”
孙氏没有?一上来就直接反驳,而是迂回渐进,侧面敲击,提醒她看清事实。
林苏没回答她,而是把目光看向了老二两口子,“你们的意见呢?”
老二憨笑一声?,“都行,都行,我们听娘的。”
老二憨厚老实,从来是没什么主意,林苏说什么
就是什么。李氏也是个包子性格,木讷寡言,她心里?也有?些想法,但却不敢说。
她倒是不反对送大壮他们去念书,她想的是,她家柱子今年三岁,再过?两年也该开蒙了,但是娘现在一下子送了三个孩子去念书,到时候还有?钱让她的柱子也去念书吗?万一到时候没钱了,说让柱子别念了,那该怎么办?当娘的没有?不考虑自己的孩子的,她也想给柱子争取一下,但现在说,又怕娘嫌她事多。所以她只?沉默着没说话,而不是像往常一样说一句“都听娘的”。
林苏看在心里?,也不点破。倒是老大家的两口子,看出另外两房不痛快,害怕煮熟的鸭子又飞了,因此在心里?计较了一番,主动做出让步,“不然,大壮就算了吧,他年龄确实大了,再过?两年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