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徐氏跟着孙家婆媳的马车,安全归家。
门口久候多时的刘氏见了到婆母安全回家,这才松了口气。
“翠娘啊,你怎么站门口呀,还怀着身子呢你。”
老徐氏心疼儿媳妇,赶忙拉着儿媳妇回屋里。
“娘,阿南阿北带回个陌生人,说是您吩咐让瞧大夫,送回家安置来着。
不是儿媳说您,您出个门也不多带点家丁,万一有什么事,我跟当家的得多难受啊。”
刘氏倒不是怪婆母捡个陌生人回家,而是担心自家不太平,万一坏人盯上了婆母,做出个绑架啥的怎么办!
“我这不跟孙家人一起拜土地庙嘛,听说老灵验了,谁知道踩着人了......”
这不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老徐氏觉着吧,冥冥之中,踩着的这一脚,是土地公指引她救人一命,为子孙后代积福呢。
刘氏没再多言,到底她是儿媳妇,说几句就算了,总不能真不懂礼数,惹怒了婆母。
“那孩子咋样了?”
“听大夫说,烧伤了脸,嗓子也呛着了,要好好养一养,要不然以后得落个残疾。”
“哟,这么严重啊。”
“也不知道是不是仇家追杀,还是什么个情况,要不等人醒了,送去官府报个官吧。”
“哎,人是我救的,我去看看。”
“行,我陪您一起。”
婆媳二人带着丫鬟,一路走到了偏院,下人房这边。
毕竟是外人,又是捡来的,没道理当成贵客对待。
阿东安排在此,也没毛病。
看守照顾这人的是阿牛,虽然脑子有些痴傻,但不妨碍基本的活计。
这不,胡大嫂在厨房干的这几年差事干的很好,刘氏就将阿牛从看门的活计,转到了后院厨房提水劈柴的活计上来。
母子二人离的近,方便看顾。
这阿牛除了痴傻啊,乖巧听话,跟家里丫鬟家丁相处的都还不错。
这不,胡大嫂从阿北那听到老夫人吩咐救治回一个受伤的少年,就自告奋勇,让自家傻儿子看守着,以防万一是坏人。
“老夫人好,夫人好。”
阿牛今年十八岁了,人高马大,憨厚极了。
心性跟孩子似的,一点也没长进。
老徐氏听着阿牛的打招呼,面露慈笑,开口道:
“阿牛啊,我带了贡品回来,你去找夏荷拿食盒,拿回屋里慢慢吃啊。”
“嗯嗯,谢谢老夫人,阿牛最喜欢吃好吃的了~”
阿牛拍手鼓掌,一脸笑容地跑出去了。
刘氏也没多苛刻阿牛这孩子,随他去了。
胡大嫂就这么个孩子,唯一的念想也只不过希望儿子好好活下去。
她也是为人母,自然感同身受。
旁的丫鬟家丁,自然不能如此懒散,阿牛是个可怜人,就这样吧。
“得空让家丁去镇上贴个告示,看看这小子的家人能不能瞧见了来寻。”
老徐氏站在炕前打量了许久,实在看不出这个少年的样貌。
没见过,等伤好些,结痂了,掉痂了,也许就有线索了。
“哎,就先收留着,若是醒了再问一问这人的身世。”
刘氏点头,确实可怜,后背全是烧伤,半边脸都是水泡,整个人都趴在炕上,身上缠满了布条。
也就是她们婆媳年纪在这,没什么好诟病的。
“嗯,走吧,陪我去屋里坐坐,我给瑜哥儿做的鞋面还差几针~”
“好啊,难得娘有雅兴,那儿媳我就恭敬不如从命。”
......
待两人离开,房门合上后,炕上的少年缓缓睁开眼。
一双漆黑的眸中闪烁着晶莹剔透的泪,疼,浑身都好疼。
为了逃出火海,他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他的好妹妹啊,等着吧,他会为连家上下,报仇!
这户人家的救命之恩,他铭记于心,等他伤好了,自会离开,以后若有机会,等结草衔环,报答恩情!
......
福宝从杜姨姨家吃过午膳,又陪了两个弟弟玩了一下午,晚膳得回家陪奶奶吃,谢绝留饭后,赶忙带着丫鬟回家。
生怕两个弟弟缠上,晚上就不好安排了。
杜九娘将人送到门口,心想还是女儿贴心啊,还是刘妹妹命好,不似她,两个都是臭小子。
也不知道刘妹妹这胎是儿是女,单是有福宝这么个会疼人的阿姊,就很难没个愉快的童年~
“娘亲娘亲~”
“怎么了昊哥儿?”
“我还想要个妹妹~”
“所以呢?”
“娘亲跟爹爹好好努力呀~”
杜九娘的拳头捏了又捏,好想揍儿子!
“谁告诉你这些的呀?”
“是爹爹!”
好,破案了。
段余年!
什么话也跟孩子说,真是......
提着一包熏鸭的段余年走在回家的路上,心想排队了一个时辰的功夫,终于买到了娘子老家的特产,今晚想必不用睡书房了吧~
酉时——
姜家花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