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用呢?
面对这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赵政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苦思无果之后,赵政选择先暂且跳过这个环节,等日后想出办法之后再说吧。
毕竟目下当务之急,是急需招揽一批人才,至于培养人才这种长久之计,便也在日后再徐徐图之吧。
于是赵政非常明智的,直接在郡中大肆宣讲,公示秦国新政,鼓励寒门子弟乃至于平民黔首们,参与秦国公开的人才选拔!
为了确保这次公开选拔报名的公平公正,防止有人在其中乱做手脚,赵政特意绕过了太守耀飞,选择委任老实憨厚的书记官郝真,作为主考官全权处置此事。
虽然郝真也属于秦川世族出身,很难说不会偏袒于其他世族子弟,但目下在手头无人可用之时,却也只能是矮矬子里面拔将军,先让郝真这个忠厚朴实的老实人先上了。
毕竟从郝真目前的表现来看,尤其是他平日里记录自己的文字来看,却还真是一个诚实可靠,值得信赖的老实人啊!
但这一次,这位秦川世族公认的老实人,却似乎令信任他的秦王殿下有些失望了……
……
“郝真!你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竟也敢蒙蔽本王么?!”
只听‘啪’的声,记载有这次被选入学府的名录竹简,顿时便被秦王赵政一怒之下,扔在了郝真面前!
“我王!冤枉啊我王!”
郝真闻言顿时大惊般跪倒在地,如同栽葱一般连连叩首不止,口中慌措间急忙惊呼而道!
“臣既得我王如此信任,惶恐却还来之不及,如何敢蒙蔽我王啊?!”
“那这选才名录之上!何以十之**尽是世家大族子弟?!”
赵政怒不可遏,直指散落在地的选才名录,当场愤而诘问!
他当时为了防止世家大族借助家族势力影响此次公开选拔,特意向郝真叮嘱清楚,每一位选中在录的人才都必须标注清楚家世出身,好让自己在最终审核之时能够一目了然。
于是这份长长的选才名录(初审稿),只需打眼一扫,就能够最为直观的看出世家子弟有多少人,寒门子弟又有多少人。
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试问赵政兴致勃勃的一眼扫去,却发现目之所及,一排一排,十之**都是世族子弟之选才名录,如何能不当即变色,勃然大怒呢?
“非是如此啊我王!臣知我王此次科举,意在公平公正,为国选才!是故在考核之时,凡寒门子弟,从未敢有丝毫轻视,甚至于多有优待啊我王!”
郝真慌忙解释,急切之间,甚至于差点哭了出来!
“那……却又如何会有这等可笑名录?!”
赵政闻言不由一滞,心知郝真此言应当不假,但为何最终得出的选才名录,却还是以名门子弟占据绝大多数呢?
“回禀我王!能有如此结论,非因臣偏袒世族子弟!实因寒门子弟大多受家境所限,所学甚少!除非极少数天赋异禀之人,比起从小培育的世族子弟来说,确是大有不如啊我王!”
郝真一见殿下还给自己解释的机会,连忙便急切而道。
“臣知我王此次科举,只以才学而论,而不受限于家世出身!但深究其里,还是应以才学为主啊!故而臣绝不能为了照顾寒门子弟,反而为我王选拔出一批无用之才啊!”
如此一番情真意切,发自肺腑之语,却是听的赵政当即愣在原地,久久难以言语。
是啊,此次科举是唯才是举,只论个人才学如何!
若是因出身寒门而特殊照顾,如此之举,却又和因世族出身而特别优待,又有何不同之别呢?
况且经此一言,赵政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为什么古代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明知道从世家大族中选拔官吏,长此以往,会导致世族不断做大,世家力量越来越庞大甚至于难以掣肘。
可为什么还是一代一代,一朝一朝,尽皆依赖于世族名门呢?
或许除去体制原因之外,还是因寒门子弟之中,并无多少人可堪使用啊!
须知在古代封建社会,可不同于现代的九年义务教育,几乎每个人不论出身,都能够得到近乎平等的教育机会和资源。
在古代,尤其是在连私塾都没有的古代社会,教育资源几乎都被垄断在世族名门手中!
如此一代一代,相继传承,自然更容易出人才,也更容易令家族势力不断庞大,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而至于寒门子弟,首先在能够获得的教育资源上,就大大落后于世族子弟。
等于是在起跑线上,就已经落后于人,除非果真天赋异禀,又如何能与世族子弟较量高下呢?
“这……”
念及至此,赵政才忽而恍然大悟,自己还是想的太过简单了啊!
难道公开选拔,寒门子弟就有能力与世族子弟相抗衡了么?
除非自己能够打破这种资源垄断,令寒门子弟也同样拥有等同于世族子弟的教育资源!
否则,什么科举制度……无异于痴人说梦而已!
毕竟在目下九州,竹简而制的简书大行其道,制作极其不易不说,搬运更是麻烦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