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都更吃力。
接过册子,一页页翻过去,他学过医理,自然看得出来小六次病的轻,已经了耗损寿数的程度。
他们父子,在那段历史上皆是长寿之人,一个活七十岁,一个更是活百岁,如今却都成了短寿之人。
庆德帝把昔赐予柔贵妃如今又被儿子送回来的玉佩挂在腰间,展书信。
从忆往昔让他保重身体。
拳拳心意,跃然纸上,看得庆德帝心酸。
后悔是可能的,如果早知今,他当初就会把年长的庶皇子都分封出去,可如今为了小六好,他也能再把人召回来了。
关内道、河南道、山南西道再次大旱,且受灾面积比去年还广,各地粮价飞涨,朝廷虽存粮,可也敢再去年那样大量拿出来赈灾,毕竟要做长远打算。@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他的身体虽再慢慢恢复,但往后都经住劳累,偏又赶上天幕预言未来几十年都将灾害频发,为江山计,他只能退一步。
一具身体能两个意志,朝堂亦是如此,他往后退,由太子主政,三、和七虽然也在朝上,但都只是辅佐太子。
庆德帝唯一握着肯也能放的只兵权。
*
自监国后,父皇从前多忙碌,太子如今便多忙,而且过之而无及。
各地是要赈灾,便是要防灾,伸手要粮食,要银子,要人,京师牢房如今都快住满了,其余地也遑多让,自那天幕出现后,什么牛鬼蛇神便都冒出来了。
太子已经累两个月曾去后院了,如果是赵氏几一直派人来请,他今也是会去的。
只是担心赵氏事,才打起精神过去,太子妃掌宫权,赵氏又被长子连累,他也担心太子妃会仗着地位欺压赵氏。
“可是什么顺心的地?”太子门见山的问道,他实在没精力慢慢试探。
赵氏看太子:“嫔妾虽在宫中,可也知道如今头乱的很,好多地遭了灾,粮价翻了又翻,嫔妾实在放心下贤儿,殿下能能把他接回京师,便是和从前一样安置园子里读书呢,也好过守皇陵。”
“他是嫔妾与殿下的长子,要关要罚,嫔妾都无话可,可是殿下,嫔妾能眼睁睁看着他去送。”
太子皱起了眉头:“过是守皇陵,还是以宗室子的身份守皇陵,至于像你想的那般危险。”
“从前是危险,可是如今呢……殿下您如今已经监国数月,难道还能救回贤儿吗?只是把他接京师保护起来而已,又是让他以皇长孙的身份显于人前,旁人会知道的。”
她是为难殿下,也舍得为难殿下,而是如今宫内宫谁知道,陛下已经病重连折子都批了了,国事只能倚仗殿下。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殿下此时把长子接京师藏起来并非难事。
“可父皇……”
“父皇也把几位王爷召回京师了吗。”赵氏立刻道,“父皇接他的儿子来,殿下也接自个儿的儿子来,便是小心让父皇知道了消息,将心比心,父皇也是能理解的。”
赵氏跪在地上,眼睛眨也眨的看着殿下,那是她们的长子,纵然错,可也已经得了教训,她是让殿下赦免长子的罪过,只是想护长子平安而已。
“你先起来,让孤好好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