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老丈人的高位完成自己人生的转变。
祁同伟与天下棋,欲胜天半子,但他被权利蒙住了双眼,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用手中的权势织出了一张人际关系网,他坏事做尽损人利己,直到被抓的关头还“欲与天公试比高”。
他贪婪无度却又卑微孤傲,短暂一生中的所作所为与人情社会的大背景完全契合,这也是祁同伟让人唏嘘最主要原因。
如果侯亮平没有遇上钟小艾,陈海的父亲不是陈岩石,两人的出身背景也像祁同伟一样凄惨,或许他们也会变成肖钢玉、程度和王文革那样的人,要么被金钱和权利迷惑,要么被生活所迫做出不得已之事,这番比较之下,角色非常立体又没有脸谱化的祁同伟才会博得观众的同情。
有多少人想做侯亮平,最后却成了祁同伟,对此,不少网友为祁同伟抱不平,调侃侯亮平活到最后是靠编剧,而祁同伟活到52集全部靠自己,且临死之前仍旧有着超强的自尊心,而祁同伟已不再,大家只好“抬头望着北斗星,低头念着祁老厅”,并安慰已经走出角色的徐乾:“长这么好看,可不许再受委屈!”
徐乾知道这就是出色反派的魅力。
其实好人并不容易塑造,因为坏人做一件好事就立地成佛,好人干一件坏事就立即遗臭万年。
这也是为什么现代人喜欢翻案了。
什么暴秦不暴,只是后人污蔑。
什么隋炀帝文治武功,天下第一。
什么年少不知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
什么白袍军神陈庆之,都快赶上兵仙韩信了。
什么诸葛村夫,不过尔尔,郭嘉,贾诩,随便一个秒杀他。
什么袁世凯是豪杰,国父孙反而变成了大炮。
什么杜月笙是真豪杰。
。。。。。。。。。
总结起来,就是地摊文学看多了。
这和塑造人物类似,想要塑造一个反派,那就塑造他有一个不幸的童年,或者受过什么伤,这样抓住一个侧面,而让人忽视了他的整体。
给历史人物翻案也是一样的道理,你只需要找中一个侧面,咦,李鸿章在签订卖国求荣的条约的时候是多么的挣扎,还中枪了也,所以他的行为可以理解。
但翻看历史书可以发现,此人贪婪无忌,宰相肥而天下瘦,死后白银数千万两,家族土地二百万亩就问你怕不怕?
签了三十多个丧权辱国的合约。
为了打击政敌,不惜放弃我国重要土地,如果不是左宗棠够固执,或许我国就永远失去那一块土地了。
水军固然不堪,但如果不是他瞎操作,怎会败?或者败的那么惨?
他明知亲信丁汝昌是个对海军一窍不通的旱鸭子,仍然让他担任提督,导致外行管理内行的丁将北洋水师带成一盘散沙。
所以即便洋教习琅威理治军严明,做事勤勉,连丁汝昌都承认:“洋员之在水师最得实益者,琅总查为第一”,只因官兵厌恶琅威理的管理风格,外加琅本人与李鸿章性格不合,李中堂便纵容军官将他排挤走,任凭北洋水师堕落成嬉戏娼赌的废物军队。
他的后人们依靠着他留下来的钱发展的都不错,最后还能拍电影电视剧帮他洗白。
还有杜月笙就是个流氓头子,干过得坏事太多了,但坏人只要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还有诸葛亮,无论是演义还是正史都是千古完人,郭嘉,贾诩等人跟他根本不是一个等级。
郭嘉、贾诩这样的谋士在三国里比比皆是。
谋士没有那么神,张良就是谋士,但打仗还是要靠兵仙韩信。
这些人只是提供谋略,让他们带兵打仗是不行的,要是给郭嘉三千兵马,应该怎么安营扎寨、怎么运粮草、怎样把寨子建得进能攻、退能守啊,他就不会了。他只是理论家而已,应用到实践还需要将领来转化。
写《三国志》的陈寿评价诸葛亮政治大于军事,但因为他政治太爆表了。
陈寿评:“奇谋非长、将略为短。”
很多人借此黑村夫。
他们不知道到了唐朝,开**神李靖李卫公为村夫翻案。
李靖批点诸葛亮用兵之术的要点,戎卒欲辑,令行禁止,兵利甲坚,气锐而严,力全而劲,岂可速而犯之耶,其军队的战斗力可与秦**神白起麾下的虎狼之师相提并论。
李靖就差指着鼻子骂陈寿了: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你一个写史书的,不懂啥叫打仗!陈寿表示很委屈,我已经写的很小心翼翼了好么,盖天命有归盖应变将略,都只是大概推测一下,李靖你个杠精杠上开花。
李世民也为村夫翻案。
这才是真正会打仗的人。
李世民如果不是皇帝,也是军神呀。
而且历朝历代村夫都是武庙十哲,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村夫凭借很小的地盘,愣是压着曹魏不敢来犯。
真正厉害将领可不是比杀了多少人,要不然成吉思汗早就是第一名将了,哪还有韩信,李靖什么事。
村夫文武双全,《出师表》:临行前给皇帝写了些建议,然后就千古流传了,《诫子书》:临终前给儿子写封家书,然后又千古流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