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规模弱小的时候,林棋对于资本是保持一定的警惕性的。
比如,掌握核心资产和专利的平台新创业电子集团,不上市就是因为林棋为了避免失去对于公司的控制。
但是,大量非核心的业务平台,却又是非常热衷于上市。因为,上市不仅仅能够极大程度的激励团队,为了上市这个目标而努力。
固然有些公司上市以后,旗下的团队因为股票价值暴增,成为百万千万甚至上亿身家的富豪之后,进取心可能会有所降低的。但总的来说,资本总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只有能够通过各种手段,筹集到更多资源,才能做更大的事业。
也正是因此,即使看起来不差钱,旗下的大量的子公司和盈利的项目,持续的贡献收入和利润。但是,林棋还是非常积极的推动旗下公司上市,并且上市之后,也是积极跟市场沟通,以保持每个上市平台,都成为可持续融资的通道。
而不是上市之后,就当做完成终极目标,之后择机套现走人,开始享受生活的那一套打发。
每一家公司上市之后,林棋都是既重视上市公司能够保持增长,对股东提供长期稳定的回报。另外,把握机遇乘着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加速融资,将更多的流动性,吸到公司业务中,将短期投机的资本,变成长期的产业投资,这才是林棋非常重视资本市场和上市的理由。
某种意义上,资本市场也是新创业系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之一。
如果没有资本市场提供的动力,同样是可以发展。但有时候,子公司上市融资,至少可以提前将两年三年以上时间才能赚到的利润,提前通过融资来获取。让出一部分股权,却是在关键时候,缩短了成长所需的两三年的时间。
这种以股权来换取发展速度的方式,其实对于林棋而言是很划算的交易。
毕竟,无论是ipo初次发行股票,还是后续增发股票,新发行的股票卖给各路投资者,这些投资者估计很难是长期持有,大部分投资者,多半是中途套现获利,股票又是会在市场流通。牛市高价发行股票,等到今后熊市,股票价格低谷,无论是用上市公司的钱去回购股票,又或者大股东自己的钱去增持股票,其实都是可以继续将股权比例重新提升上去的。
就如当初新飞电子科技公司上市,拿到了一笔关键的资金,使得发展速度更快。之后的退市,虽然有点过河拆桥的味道。但是,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控股地位相对于普通股东而言,是拥有特殊权利的。甚至不带你玩了,私有化退市,一堆中小股东,也不得不捏着鼻子接受私有化退市的方案。
方然了,一言不合就退市的做法,倒不是太常见。因为,私有化退市,是财大气粗的打发。
首先需要公司资产非常优质,其次则是需要大熊市杀估值,整个市场的股票都非常低廉时,一些优秀的企业股票同样的白菜价。最后,还需要大股东有钱,才能执行这种财大气粗的私有化退市方案。
换做是一些资本并不是太雄厚的上市公司股东,最多也就是牛市股票价格贵减持一点点。熊市便宜时,增持一点点。甚至,各大交易所都是有规定,避免大股东短线交易操纵股价。对于持股数量超过一定比例的股东,卖股票一段时间内只能单向的卖,这段时间内只能做卖出单方向的操作,而不能做买入操作,否则,触碰了相关法律。买股票短期内,也是不能卖的,只能单向的不断买。只能停止买入,半年后或是更长时间,卖出才是合法的。
但是随着资本规模更强之后,林棋已经对于短线的买进和卖出的交易不感兴趣了,因为,他的影响力会严重的影响市场。
而且即使是投机,也是操作别的上市公司,而不会对自家的企业,进行这种短线交易。
自家的上市公司,形成了一系列上市融资矩阵。控制资本平台,以业绩良好,重视回报股东的优秀企业作为融资平台,总是可以吸引到更多资本。
比如,市场喜欢金融公司,金融行业的估值还是不断涨,那么林棋可以高价增加恒生银行的股票,获取更多的融资。
如果市场喜欢科技股,那么,林棋会将通过将旗下的科技公司项目上市,或者是已经上市的公司,推出大规模的融资计划。
而张大海重新出山后,已经比之前要专业的多了,至少,专业的团队已经给张大海提供了看起来很唬人的演讲稿,让其在新创业出版集团的上市公司股东会议上,显得非常有自信,将很多参加会议的中小股东和机构代表,洗的脑袋一愣一愣的。
“自新创业出版集团上市以来,我们完美的实现了用业绩增长来回报股东的初衷。84年,8月,我们成功挂牌上市。犹记当初,我们增发5000万股,获得15亿港元融资,初上市既达到45亿港元的市值,当初年盈利规模约为2亿港元。但是83年,我们年盈利规模已超过23亿港元,实现了十年十倍的稳健增长。并且,过去不到十年时间内,我们分红超过45亿港元,仅分红回报已经超过了当初ipo募集的资金的2倍。而现在,我们市值逼近800亿港元,30多倍市盈率,重新发起97.9亿港元,也既12.5亿美元融资计划。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