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维钧在南洋这短短的十几天里,所收到的冲击一点不比当年第一次到美国给他的冲击差。
南洋的朝气和冲劲是国内所没有的,这股朝气和冲劲主要来自南洋的这群年轻领导人。
尤其是皇帝刘铭华,每次和他沟通,都会让顾维钧有种自己一天不努力就会落后的感觉,这种感觉逼得顾维钧五十多岁不得不挑灯夜读。
这段时间研究南洋建立的过程,顾维钧对大陆一些人说的,刘铭华是靠投机靠运气,才有这么大成就的说法嗤之以鼻。
因为南洋是在各方势力的夹层中一点点建立起来的,期间只要走错一步,刘铭华等人就会遭遇灭顶之灾,南洋也就不会出现在世界上。
这是对刘铭华等人的胆识和眼光的考验,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顾维钧看来,刘铭华这些人的未来成就,一点都不比历史上那些名人差,甚至更高。
只有深入的接触才能知道,南洋建立的不易和艰辛。
比如刘铭华作为南洋开国皇帝,能文能武,杀伐果断又有容人之量,是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的结合体。
最关键成为皇帝后,刘铭华并没有沉迷于享受,反而更加注重提高自己,让自己能够驾驭这个庞大的帝国,
刘铭华依旧不断学习,吸收古今中外的精华,来不断提升自己。
刘铭华是顾维钧见过学习能力最强的人,没有之一,学到新知识后,能很快的融会贯通,纳为己用。
这点通过他早期的治军和现在的治国,都能看出来。
根据地时期,刘铭华初掌军权,就可以通过古代的一些敢死队的想法,组建了第一支正规的现代特种部队,现在南洋特战队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军队学习的模版。
设身处地,就能看出刘铭华当时,对根据地劣势和日军的兵力不足的问题认识十分全面。能充分认识到敌我双方的优劣,顾维钧看来,刘铭华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还有让顾维钧佩服的地方,刘铭华这种没有优势创造优势的能力,是常人不能比的。
特种兵就是很好的例子,还有现在的琉球开发模式想来以后都会成为各国的研究对象。
治国上,南洋在教育借鉴了德国的双元制,外交部直接照搬了英国,文化开发据说正在学习法国,像想在南洋传的沸沸扬扬的美食节,以及自己妻子和皇后的奢侈品。
还有城市管理规划,学习美国,像刚刚的琉球赌城学习拉斯维加斯,和首都星海城很多地方都借鉴了纽约的城建。
由刘铭华带起的这种与时俱进,学习全世界的能力,是顾维钧想都不敢想的。这么善于学习的一群人聚集在一起,未来的南洋十分可期。
另外刘铭华不只是从书本中学习,在生活工作中也是不断向周围人学习,妻子、同事、下属以及外出遇到的陌生人,都是他学习的对象;这是很可怕的能力和态度。
刘铭华的好学在南洋已经成为榜样,也是所有南洋人学习的模板。
刘铭华记笔记的习惯也在南洋上下成为一种风气。不只流行于南洋的政府人员之中,南洋的商人现在都会随身带着笔记本。
顾维钧就多次看到黄宗孝和他交流时,每每有所感悟,就会拿出笔记本记录。
南洋这种自上而下的学习风气,让顾维钧有种回到上学时的感觉。
据传言说,南洋很多书商甚至海外书商,都盯上了刘铭华的读书笔记和日常生活笔记,想以此赚上一笔。
更神奇的是有一种传言,只要得到刘铭华的笔记,就能从中探索出南洋崛起的秘密,以此就可以建国,所以刘铭华的这些笔记也被世界上的野心家盯上了。
为此星海的国安局,抓到不少间谍,刘铭华知道后,也十分无奈,便打算放开一些早期的笔记,想以此平息众人的好奇心。
南洋报社凭着过硬的关系拿到了第一批的读书笔记的发行权,传出消息将在年初发行。
顾维钧到时肯定也会买一本看看的,相信有这种想法的人也不只是他一个,主要是对外界来说,刘铭华太神秘了,南洋崛起的也太快了,快的让他们反应不过来。
再有丞相李明轩,在顾维钧看来就是萧何式的人物,作为开国丞相,李明轩有着十分高明的战略眼光,这点从南洋极度膨胀,而占领区的管理人员能很及时的跟进上,并快速接受消化,就看得出来,李明轩的眼光和能力。
其次李明轩还有着非凡的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像掌管后勤,人员补缺,李明轩都做的如数家珍。只有这样刘铭华外出战争,才可以放心的把大后方交给李明轩,所以刘铭华能成就大业,李明轩有一大半的功劳。
还有接触顾维钧接触最多的是丹尼尔·威廉,作为南洋仅有的外国高层,大英贵族,并且还是皇后的外戚,丹尼尔并没有受困于这些身份。
而是以自己超强的组织能力,卓越的才华,丰富的国际见闻,敏锐的观察力和反应力,稳坐南洋外交部长。
顾维钧通过和他的几次接触,很清晰的感觉到丹尼尔在国际外交上,已经有了自己一套处理问题的思路。
这么年轻就有这种能力,在全世界的外交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