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御书房后,李善长的马车内。
胡惟庸有些担忧地问道:
“恩师,您说上位这是……”
李善长也有些无奈道:
“你还看不出来吗?”
“他对你不满意了。”
胡惟庸一脸诧异,“对我?”
李善长叹了口气道:“准确来说,不是对你,是对丞相!”
“任何一个丞相!”
胡惟庸瞪大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
李善长继续说道:“当年,我才六十二,上位非要说我六十五,以年老为名,让我卸任中书省左丞相。”
“他当时就有废除丞相的意思,只不过念在我跟随他多年,劳苦功高,不舍得对我下手,找个由头让我远离朝堂。”
“而你这个丞相,不过是上位拿来废除丞相的罢了。”
“否则,你以为以你的资历,能当丞相?”
“那刘伯温,不比你合适?”
闻言,胡惟庸瞬间惊出一身冷汗!
他连忙跪在车厢内悲声道:“恩师,请您念在你我师徒一场的份上,救救学生吧!”
李善长叹了口气将他扶了起来。
“你是我的学生,我岂能坐视不理。”
“且看明日朝会之上上位怎么决策吧。”
“这内阁,大概率是不会通过的,宋濂他们这些老学究,可顽固得很。”
“你还有时间慢慢改变上位的想法。”
胡惟庸连忙作揖道:“多谢恩师!”
……
……
第二日朝会。
百官例行上奏之后,朱元璋一一处理。
等到百官都以为要散朝时,朱元璋却向一旁的秉笔太监使了个眼色。
那名太监会意,立马向前两步,从袖中拿出一道卷轴!
圣旨!
只见这名太监缓缓扯开手中的圣旨,扯开尖细的嗓音喊道: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
“朕近来查政务繁多,然年事已高,难以调度,唯恐有误黎民,朕甚惶恐。”
“今与宫内设内阁一座,以参政事。”
“内设内阁学士,不论品级,不论官职,由皇帝统领任命,世代如此。”
“钦哉!”
随着这位小太监话落,在场的那些大臣全都傻眼了。
这是什么意思?
日后政务不是中书省参赞了?
也就是说,等这内阁出台,完全就是皇帝钳制中书省的一个工具。
中书省官员品级高,权柄大,但是却受制于内阁。
内阁无权无品,甚至连个宫人都不如,却能压制中书省!
众位大臣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投向了身为中书省丞相的胡惟庸。
只见胡惟庸低着头一言不发,脸色难看无比,仿佛下一刻都会爆发一般。
他从昨天就知道,朱元璋设立这个所谓的内阁,就是为了制衡他这个丞相。
朱元璋当年是当过江南六省的丞相的,所以他很清楚。
丞相当年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帮皇帝统领百官,处理政务,是皇帝最大的臂助!
但是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丞相不但已经不是皇帝最大的臂助,反而成为皇权最大的阻碍!
从李善长,汪广阳,再到他胡惟庸,如此频繁地更换宰相,其实就是朱元璋在试探。
在试探他这个皇帝,能不能离开宰相。
如今又有了这个内阁,皇帝就算是离了丞相,一样能够完美地处理政务。
李善长也明说了,这就是朱元璋在为废除丞相铺路。
只不过让胡惟庸没想到的是。
朱元璋明明说的是今日朝政商议此事,但是没想到却是直接宣布此事!
这直接就是打了胡惟庸一个措手不及。
他昨日还真信了朱元璋的话!
胡惟庸身后,御史中丞涂节扯了扯胡惟庸的袖子。
“胡相,您说句话啊!”
他们这些人,可都是靠着胡惟庸才能有今天。
胡惟庸就是他们的参天大树,若是这棵树倒了,或是被砍掉了枝丫,谁来庇护他们?
胡惟庸愤然扯回袖子,咬着牙低声道:
“说?我能说什么?”
“我让上位收回成命?”
闻言,涂节等人哑然。
是啊,朱元璋都下旨了,胡惟庸还能说什么?
他这个丞相就是再不满意,难道还能驳回圣旨吗?
就在朝堂上氛围低沉之际,一位身穿鲜红官袍的老儒生出班站到大殿中央。
“陛下,万万不可!”
闻言,朱元璋的脸色顿时就阴沉了下来。
“宋濂?”
这名老儒生正是如今身为翰林学士的宋濂。
朱元璋冷哼问道:“那宋先生有何高见?”
宋濂不卑不亢道:
“陛下,老臣以为,自古以来,从来没有过这内阁一说,更无官员无品级一说,如此行事,于理不合!”
朱元璋沉声道:“那打咱洪武年就有了!”
“日后大明江山存在一日,就有一日!”
宋濂依旧坚持己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