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王连当加入战斗,战场的局势瞬间变得明朗了,百十个中低级军官与王连当并肩作战,将守城兵丁彻底压制住。
不过即便如此,想要完成夺取中阳门的战略目标也远远不够。
这毕竟是京城最大的城门之一,高耸如云,只要兵丁站在高处投掷杂物,也能阻挡王连当等人的进攻。
这时,王行知派出去监视五城兵马司各处军营动向的仆役回来报信。
“老爷,五城兵马司发现了中阳门的变故,正在集结兵马过来支援,一只百人的骑兵队已经出营门了。”
听到这个消息,王行知如遭晴天霹雳。
五城兵马司到底还是反应过来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越来越多的晋军加入战斗,共同围剿他们。
若不做些改变,恐怕他们这些人的性命已经步入了倒计时。
正当王行知一筹莫展之际,早已被绳索绑缚起来的姜应物却主动请缨。
虽然从姜应物身上得到了想要的情报,但为了避免对方通风报信,王行知还是选择暂时将他羁押在身边。
如今姜应物也身处乱军之中,显然和王行知等人成了一条绳子上的蚂蚱。
见他主动请缨,王行知索性命人将绳子解开,给他畅所欲言的机会。
“中阳
门的校尉和我有交情,若能让我去说服他,便可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中阳门。”
王行知惊道。
“为何不早说。”
姜应物忍不住吐槽。
“我哪里知道你们的目标是中阳门。况且我是五城兵马司的都指挥同知,你们怎么可能相信我。不到万不得已的境地,恐怕不会给我这个机会。”
王行知低下头,默认了对方的话。
若非局势紧迫至此,恐怕姜应物的话他是一个字也听不进去。
最终,别无他法的王行知只好同意,派了十名武士作为随从护送他,走战场周遭居民区总的小巷绕过战场,而后再登上城门楼。
众人左转右转,费了不小的力气,甚至险些被乱军所伤,好在有十名武士的护送下有惊无险,终于将姜应物送到了驻守中阳门的步兵校尉阮友面前。
见到姜应物的到来,阮友显得很是惊讶。
“姜大人,我刚派人传信,您怎么这么快就过来了,都指挥使大人有什么指示吗?”
阮友还蒙在鼓里,对于姜应物的叛变投敌浑然不觉。
姜应物没有说公事,而是谈论起了两人的私交。
“阮友,你我认识七八年了吧。”
阮友努力回忆。
“是有这么久了,记得当初您只是一个指挥同知
,还是您竖旗招兵剿灭山贼时把我招进军队里,我今日才能做上大晋的步兵校尉,指挥千八百名军汉。”
提到这些过往,阮友忽然明白过来,姜应物今日到来有别的目的。
“莫非您不是为都指挥使大人来,而是为叛军来?”
姜应物不再掩饰,索性打开天窗说亮话。
“不错,我今日所来,就是为了劝降你。”
“实话告诉你,城外的战事已经结束,一切都尘埃落定了。不信的话,你就探出身子往城外看吧,郑王的大军正在向你前进。”
阮友没有拒绝,也没有接受,脸上满是愁云。
他不是初入俗世的毛头小子了,在军队中七八年的磨练让他心性更加成熟。
在乡下的时候,教书先生总是把忠君爱国四个字挂在嘴边,仿佛这是至高无上的行为准则。
那时候阮友觉得很有道理,可现在,他只觉得这是放屁。
人世间唯一的行为准则是什么?阮友在军中摸爬滚打七八年,得出了一句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现在的自己有了家室,有了一双儿女,还有无数斩不断理不清的人际关系。
自己的肩膀上挑了太多的担子,这些担子既让自己倍感压力,也让自己有了生活的动力,自己不仅要
为自己而活,更要为这些自己在乎或在乎自己的人而活。
不用姜应物多费口舌,阮友一想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便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姜大人,要我做什么,尽管吩咐。”
姜应物欣喜若狂。
来之前他也没有把握,毕竟人心隔肚皮,谁知阮友的脑子里到底塞的是什么东西呢。如今看来,自己赌对了。
“立刻命令你麾下的士兵停火,打开中阳门的正门和两侧的小门,你以及你麾下打出郑王的旗号。”
随着姜应物的指挥,中阳门上下迅速行动起来。
底层兵士用力推动绞盘,将正门缓缓开启。
随着城门开启,城外的安国军明白自己入城的时机到了,立即涌入其中。
而正赶往中阳门的各只晋军,见到中阳门上的郑字大旗后无不露出恐慌的神情。
中阳门已经被占领,接下来安国军占领整个京城只是时间问题。
下层士卒尚且明白这个道理,高级将领们就更不用说了。
堂堂五城兵马司都指挥使侯方德,发出军令召集指挥使以上军官议事,最终竟只有三四人赴命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