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王赵岐的军队虽然与他关系深厚,在长期的战斗中渐渐对赵岐有了忠诚,而且许多人在和平年代就和赵岐有旧。
可不管再怎么说,他们毕竟是晋国的军队,大部分人曾经是京城诸军的精锐,为了镇压花莲教起义才被临时抽调出去组成一只平叛军,由赵岐统领。
甚至于他们的名字仍然保留在原单位的名册上,若是去五城兵马司、禁军、京城诸卫所等衙门,很轻易就能翻到偃王军兵将的名字。
因此,赵鼎打算动用太上皇,用他的威望和号召力,迫使偃王军大部分兵将反叛。
若真能实现,就不怕偃王赵岐对自己具有什么威胁。
就算赵岐和楚人的联盟能持续下去,恐怕也生不出攻占京城,篡夺帝位的心思。
毕竟,做皇帝最需要的乃是实力,若没有绝对的实力,贸然称帝,无异于一个跳梁小丑,给天下人表演一个乐子。
可当赵鼎找上太上皇时,他却立马打消了赵鼎这个想法。
太上皇躺在一张藤椅上,身上盖着貂绒毯子,嘴里吃着陇国进贡来的胡瓜。
“我不过是一个住在幽深宫殿里,消磨余生的糟老头子罢了,谁会在乎我的想法呢?就算我真拉下这张老脸,恐怕赵岐手底下的
将军们也会把我当成一个笑话。”
赵鼎听得出来,太上皇这是对自己有怨言,所以不肯出面。
这也难怪,太上皇本以为随着赵鼎的到来,他可以脱离苦海,将局面恢复到赵岐发动兵变之前。
可谁能想到,赵鼎完全没有给太上皇面子,仍旧命他居住在幽德宫中,不得擅自出宫。
唯一的改变,不过是在物质上宽裕了许多,并增派一些宫女、宦官来服侍而已。
“父皇,我知道你心有怨言,认为自己不该做个吉祥物似的太上皇。可您想过没有,即便您重登大宝,对于国事又能有什么改变呢?”
“这两年的事变就不赘述了,咱们就说说您执政这二十来年,我大晋朝究竟有了什么改变。”
说着,赵鼎拉来一张凳子坐在太上皇身边,仿佛要和他来一场长篇大论。
“您执政二十余年,我大晋国从没有发生大的战事,国家最大的危害不过是胡人寇边,有边军和陈庆知大将军在,您也从来不需要担心。”
“而在内政上,一切都有陈老丞相为您打理,令天下河清海晏,一派盛世之景,您同样不需要操心。”
“除了这些,您还有什么拿得出手,是您自己做出来的功绩吗?您有为大晋在开疆
拓土方面做出一丝一毫的贡献吗?您有做到让天下百姓面无菜色,安居乐业吗?”
赵鼎的话彻底撕破了太上皇最后的脸面,他统治下的晋国看似富强,其实不过是陈家父子共同努力的结果罢了。
如果没有陈家父子在,恐怕晋国早就生出内忧外患,甚至在这种忧患中有了亡国的危险。
大晋皇室中兄弟不睦,以至于到了拔刀相向的地步,也正是因为太上皇无能,连自家私事尚且管理不好,和谈天下事。
其实太上皇全都明白,否则也不会为了笼络陈家人,而选择将赵鼎入赘到陈家。
这是在打皇家的脸面,可何尝不是将陈家彻底绑在皇室的战车上,向天下人表示,大晋绝不会亏待功臣。
太上皇的脸色阴沉下来,犹如暴雨时天空的乌云。
“你来幽德宫就是为了说这些吗?朕听够了,你可以回去了。”
赵鼎没有一点起身的意思,显然太上皇的逐客令毫无奏效。
“难道您这辈子就不想为国家做些什么吗?难道您就不想看到国家浴火重生,直至一统天下的那一幕吗?”
“如果您真的安于在幽德宫中老死,不想后世之人称呼您一声圣君,那就任由您在这里腐烂吧。”
说罢,不等太
上皇逐客,赵鼎起身就走。
他赵鼎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不至于为了一场战争而死皮赖脸地乞求,这不是他赵鼎的风格。
机会我已经给了你,能不能把握住,在于你,总之我赵鼎是不至于因此完蛋。
京城守不住了,我还能退到荆州,荆州守不住了,我还能退到陇西。可你呢?只能在幽德宫中继续待着,等待赵岐决定你的命运了。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赵鼎即将踏出宫殿大门的那一刻,太上皇猛地从躺椅上站了起来。
“朕绝非无能之君,朕上承祖宗天命,下得黎庶爱戴,必定会成为青史有名的伟大君主。”
“老九,朕答应你,扶朕出去,朕要亲眼看一看那些随赵岐犯上作乱的贼子们,他们心中究竟还有没有大晋,还有没有朕这个皇帝。”
赵鼎立马停下身子,脸上露出喜悦的表情。
心说,看来老家伙还没有糊涂,在国家大义面前知道该如何抉择。
赵岐啊赵岐,别以为你得到了楚人的支持就能笑到最后,其实,你偏偏是给自己寻了一条死路。
天下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出卖国家利益换取外人支持,即便做上了君主又能如何,不过是恶名传万世的儿皇帝罢了。
既然太上
皇答应了,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