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一间女生宿舍,学生都在上课,宿舍没人。
孙清的铺位在靠门,被褥衣服都叠放得整整齐齐,书桌上的东西码放工整,顾淮翻了一下放在上面的笔记,字迹工整,是个好学生,检查了她的东西,没有什么特别的发现。
顾淮看书桌上放着几本英文版的短篇小说,问:“她能看懂英文小说。”
中学生能看原版小说,英文水平很高。
任敏说;“她英文基础很好,我听英文老师说过。”
顾淮随手翻了翻,翻到最后一页,看见底下钢笔写的日期名字,蔡维文。
问;“英文教师姓蔡?”
“对,蔡老师。”任敏道。
顾淮笑笑,“我跟英文老师谈谈。”
“教英文的蔡老师在上课。”
“那就不麻烦了,我去教室。”
任敏带他到教学楼,走到一间教室,顾淮听里面传出讲课声。
他站在门口,透过门上玻璃,看讲台上站着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教师,带着金丝边眼睛,斯文儒雅。
一口流利的英文,清晰有穿透力。
底下坐着的学生,听得聚精会神。
任敏说:“蔡老师是留洋回来的,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一直到下课铃声响了,蔡老师收拾起讲义,走出教室,看见穿着警服的顾淮几个人,愣了一下。
任敏介绍顾淮,“警察局的顾警长,调查孙清和失踪的案子。”
蔡维文颔首,“顾警长,你好!”
顾淮问;“你对孙清和同学的印象怎么样?”
蔡维文认真地说:“孙清和同学好学,很努力,这个女生很优秀。”
“我看她宿舍里有几本英文小说,英文程度不错,高中生能看懂英文小说。”
顾淮似随意地说。
蔡维文推了推眼镜,说;“她试着读,不认识的英文单词,查字典,或者来问我。”
蔡维文的表现很坦然,但顾淮从他几次扶眼镜框,发现他内心的紧张。
“她出去兼职的事,你知道吗?”
蔡维文正色说道:“我不知道,学生也不是什么都跟老师说,我也不是她的班主任,除了学习的事,个人生活我也不过问。”
几句问答,顾淮没发现这位蔡老师有什么不妥之处,但是这位蔡老师的反应似乎有点过激。
发现他的目光偶然落在任敏身上时,镜片后的目光有点复杂,做警察的善于观察人的细微处。
顾淮看任敏,任敏土气的打扮,和蔡老师精致的留洋学者,怎么也联系不到男女方面的情感。
离开学校经过门房时,看门的人说;“警官又来了,听说学校又有女生失踪了。”
顾淮趴在对外窗口,问:“你能记得叫孙清和的女生吗?”
门房说;“孙同学经常来取家信。”
星期六放学,就允许学生出校门,门房没有记录学生出入。
顾淮问:“星期六你还记得孙同学出学校了吗?”
门房想了想,说;“记得,她出校门前来收发室问有没有她的书信,她的书信差不多一个月一封吧,很准时。”
孙清和确定是走出校门的,两起女生失踪案都发现在校外,这增加破案的难度。
孙清和家是外地的,无处可去,现在查她兼职的地方。
走出校门,几个人上车,江庆生开警车,顾淮坐副驾驶。
坐在后座的魏九说;“我怎么看这个蔡老师有点古怪。”
顾淮的视线掠过经过的电车站的站牌上,说:“他急着撇清关系,反倒让人看出心虚来。”
吴胖子说;“这些留洋回来的文人学者,别看外表人五人六的,乡下有老婆,打着崇尚新思想追求个人解放,骗不谙世事的女学生,孙清和没准就是被那个男雇主诱骗了。”
顾淮轻咳了声,道:“不能一杆子打翻一船人,办案要讲证据。”
吴胖子突然想起顾警长也是留洋回来的,尴尬地讪笑说;“我说的不包括警长您。”
富新路这一带是别墅区,街道两旁梧桐树,冬季树木凋零。
顾淮几个人下车走着过去,附近有轨电车有一个站点,江庆生说;“孙清和大概是坐电车过来的。”
几个人分头在电车站附近咖啡馆,面包房,西餐厅问询,没人看见孙春和。
马路两侧人行道行人稀少,魏九看着驶过去的一辆别克轿车,说:“这住的都是有钱人,出行一般都是私家车,治安很好,孙清和经过这段璐应该是安全的。”
过了富新路就看见电车站了,孙清和到底是在那里失踪的。
吴胖子说:“富新路附近这么大的地方,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大冷的天,在外面转悠半天,人都冻透了,近黄昏时,离开别墅区,几个人饿了,经过道边小饭馆,顾淮说:“我请你们吃面。”
饭馆里热气腾腾,吴胖子点了一碗大肉面,魏九吃黄鱼面,韩亮吃肉丝面,庆生吃肥肠面,顾淮自己点了一碗素面。
素面上点缀几根绿叶菜,面劲道汤鲜美,顾淮没想到在普通不起眼的路边小馆,能有意外惊喜,无意中发现一家好吃的面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