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历史军事>五代十国往事> 第163章 少阳院政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3章 少阳院政变(2 / 2)

,皆不供承。要纸笔则恐作诏书,索锥刀则虑为利器,凌辱万状,出入搜罗。朕所御之衣,昼服夜濯,凝冽之际,寒苦难胜……緡钱则贯百不入,缯帛则尺寸难求……若言罪状,翰墨难穷……”——《旧唐书·昭宗本纪》

刘季述假传圣旨,命太子李裕(年仅8岁)承继大统,改名为李缜,遵昭宗为太上皇,遵何皇后为太上皇后;改少阳院为问安宮。

随后,刘季述恩威并施,开始巩固他的新政权。

【刘季述新政】

宦官刘季述通过阴谋诡计发动宫廷政变,拥立8岁的傀儡太子登基称帝,急于得到朝廷内外的认可,所以刘季述的一系列眼花缭乱的举措,可以梳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方面。

首先在中央,宦官刘季述采取了恩威并施的老套路。

刘季述对文武百官大加封赏,加官进爵,升职加薪,禁军将士也有大量封赏,用贿赂的方法“媚附上下”,以求得到大家的支持。

这是其“恩”,而至于“威”,就非常残忍血腥了。

政变之后自然少不了政治大清洗,刘季述要清洗的目标自然是“亲昭宗分子”,例如昭宗所宠信亲近的侍从、宫女、巫医、和尚道士、方士……全都被乱棍打死。通常,行刑的时候是晚上,次日天亮之后,由十辆运尸车从宫里往外运送尸体。

最开始的几天,确实是满满十车尸体,后来罹难者减少,有时一辆车上仅有一两具尸体,但刘季述仍然要用十辆大车往外拉,目的是用这种触目惊心的感官刺激来营造一种恐怖的气氛。

在这些遇难者名单中,最有名的是一个硕果仅存的亲王,李倚。他是懿宗皇帝的第八子,是僖宗和昭宗的弟弟,咸通十三年封睦王。史书记载宦官刘季述政变后,杀睦王李倚,但在韩建制造“十六宅惨案”,在石堤谷遇害的十一位亲王中,就有一个“睦王”,所以李倚在咸通十三年(872)封睦王之后,应该有所改封。后来,昭宗平反后,追赠弟弟李倚为“恭哀太子”。

当然,刘季述最想杀的,是宰相崔胤,可他不敢,因为崔胤的靠山是汴州朱温。于是只能夺了他的实权,把他边缘化。

在地方,刘季述就只能用“恩”而不能用“威”了。

关西集团是刘季述阉党的老盟友,“三镇犯阙”之后,宦官势力就成了关西集团的朝廷代言人,特别是在昭宗驾幸华州之后,宦官势力已经成了关西集团(镇国韩建)的延伸。韩建对刘季述简直是视如己出。

所以当政变发生后,有位赴京赶考的举人李愚,正巧路过华州,便给华州镇国军节度使韩建写信,向他阐述君臣之义,劝他勤王,铲除逆贼。而韩建只是厚赏了李愚,却不发一兵一卒勤王清君侧。这就是关西集团与宦官势力勾结的一个写照。

书生李愚只知仁义礼智信,却不懂政治。

除了关西集团,刘季述最为忌惮的,就是中原第一强藩——汴州朱温。为了拉拢朱温,刘季述派养子刘希度、贴身侍从李奉本前去拜见朱温,与他约为兄弟,更骗他说愿意把唐王朝拱手送给他,只求得到他的支持。刘季述还让李奉本伪造了昭宗皇帝的诏书,对朱温连哄带骗,让他支持新君。

内有关西集团护体,外有关东强藩照应,这是刘季述外线政策的如意算盘。

刘季述的下一步计划是“尽诛百官,乃弑帝,挟太子令天下”,注意,不是“挟天子”而是挟太子。

他会如愿以偿吗?恐怕这就要取决于中原第一强藩——朱温的态度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