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立国战略
孙子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优异者,将也伐兵优异者,帅也伐交优异者,霸也伐谋优异者,王也。
东川董璋虽然在两川战争中攻城略地,使势力范围翻倍,却一直是被人牵着鼻子走。缺乏顶层设计,而专注于眼前的蝇头小利。他连“伐交”都不及格,严格来讲,他根本不配当一方诸侯,坐镇东川已经是德不配位。
西川孟知祥却在一开始就酝酿了一盘大棋,成为整个两川棋局的操盘手,一切尽在其掌握之中,连安重诲、李嗣源都是按照他的剧本来演戏。
即便是在猪队友董璋丢掉了中路一塔剑门关的不利情况下,孟知祥依然能够守住上路一塔龙州,并推掉下路高地塔夔州,掌握主动权,全场带节奏。
目前,两川呈现“叵”字形势力分布,中间的“口”是东川董璋,北、西、南被西川孟知祥环抱。
孟知祥从一开始就清醒地认识到,凭两川的实力,绝对不可能推翻后唐朝廷,所以孟知祥谋反的战略目标是完成蜀地的资源整合、权力再分配,说直白点儿,就是割据两川。
实现这一目标,总共分三步:
第一步,挑起两川战争。
战略意图是迫使后唐中央承认蜀地的相对独立自主,成为“川蜀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也就是通常所谓的地方武装割据。
赶走朝廷势力。
第二步:妥善处理东川问题。
董璋的性格气量不允许他承认孟知祥的绝对领导地位,而他的谋略又不足以使他游离在由西川主导的两川新秩序体系之外。
简言之,吞并东川董璋。改编东川势力。
第三步,建国。
完成前两步之后,昔日的前蜀帝国版图上,就只剩下了孟知祥一家独大,只需做一些细节上的精加工,在这里改天换日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如今,朝廷以安重诲之死为契机,主动要求停火,孟知祥圆满完成了第一步,于是欣然接受停战邀请,并开始为第二步计划做准备。
孟知祥在向朝廷请罪谢恩的时候,故意拉上董璋,知其不约而故约。李嗣源把朝廷在这场内战中的罪责甩给了安重诲,而孟知祥则把两川的责任甩给了董璋。
从理论上讲,孟知祥已经重新成为了后唐朝廷的忠臣,恢复了官职爵位,获得了政治合法性,而董璋则独自承担起了“叛徒”的骂名,失去了法理根基。
董璋傻乎乎地一头钻进孟知祥的圈套,不仅拒绝与朝廷和解,还利用地利之便,切断了西川与朝廷的陆路交通,阻断西川与朝廷的联系。
孟知祥与赵季良商议,想通过长江水路与朝廷保持亲密友好的互动。掌书记李昊反对,说千万不要绕过董璋,咱要继续给他加料。
于是孟知祥二次派使节游说董璋,要求他接受和解,停止战争。董璋再次拒绝。
赵季良退下来跟众将领商议,打算从利州出兵,夺取壁州,把朝廷军队彻底阻挡在秦岭之外,以保证两川的安全。
孟知祥征求幕僚的意见,李昊再次提出反对,说朝廷刚刚与我们和解,我们就背信弃义地发动攻击,干脆,咱直接越过秦岭,进攻兴元府和洋州,下一步直接凤翔、长安、洛阳,还纠结什么小小的壁州嘛!
孟知祥恍然大悟,第一步已经走完,刚着手布局第二步了。
李昊连续两次驳回赵季良,使赵季良心生怨恨。
孟知祥第三次派使节游说董璋,言语中开始带着威胁,说如果你再不悬崖勒马,只恐招来朝廷大军讨伐,玉石俱焚,望公三思。
董璋第三次回绝。来就来吧,又不是没来过,怕啥?
孟知祥又派李昊第四次出使东川。
事不过三,你孟知祥还有完吗?给你脸了是吧?这一次,李昊直接被董璋强行闭麦,根本就没有被允许发言,董璋一见李昊就破口大骂,认为孟知祥出卖了东川的利益。
董璋说的很对,孟知祥出卖了东川的利益,所以他要与孟知祥争夺第二步:统一两川。
朝廷的势力被二人合力清除出了蜀地,有道是一山不容二虎,谁人来做蜀地之主?在这个问题上,董璋与孟知祥水火不容,你死我活。
李昊回到成都,报告孟知祥,说董璋也做好了第二步的争夺,我们要小心了,他有可能会先发制人。
他说的没错。就在李昊走后,董璋就召开了高级别秘密军事会议,认真讨论讨伐西川的议题。
东川诸将一致认为会取得胜利,西川孟知祥极易图耳。真不知是梁静茹给他们的勇气,还是为了拍马屁迎合董璋。
只有王晖头脑冷静,认为不宜出兵,因为成都城是蜀地防御体系最强大的城池,即便是放眼全国,成都城都可以说是最固若金汤、易守难攻城池之一而且东川失去了政治根基,而西川占据着道义上的制高点,我们是出师无名,以无道伐有道现在又是炎热的夏季,我们长途跋涉,人家以逸待劳……总之,不能打,更不能现在打。
王晖的分析句句在理,更是一眼识破了孟知祥下的套,一连四次约董璋上疏谢恩,如此执迷不悟,就是为了在政治上碾压董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