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帮他扫清障碍登上令尹之位执掌朝政,却不曾索要楚国的城池、土地和财帛,而是要楚国与秦国保持和平,互不侵犯,不干涉秦国在中原地区的任何行动,且重新开放两国贸易往来,允许秦楚之间的商贾流动,且将楚国对秦国商贾收取的关税至少削减一半。
对此,李园自然是乐意为之。
秦国要的是郑国渠通渠后继续休养生息恢复国力,而李园又何尝不想要与秦国保持和睦以更好地掌控楚国?
相比于春申君,李园在楚国并没有多少威望。
说到底,他不过就是从一个透明人门客,变成了一个大一点的透明人王尹,没有军功,没有百家支持,也没有什么盟友,更没有门生故吏。
光是在春申君死后清算春申君一系的臣子,再拉拢贵族们,便够他头疼了,若是秦国在此刻出兵伐楚,后果可想而知。
而且,秦楚重新开放贸易往来这件事对楚国也有极大的益处。
楚国禁止与秦国的贸易往来,固然对秦国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但前提是卫国没有被击败,更没有被从帝丘迁至野王。
如今秦国与齐国直接接壤,缺少的粮草、各种金属矿石,都可以从齐国购买,除了增加些运输成本以外并没有多少限制作用。
再加上赵王偃犯糊涂,攻打齐国泄愤,将齐国推向了秦国,齐国反倒直接封闭了与赵国的贸易往来,撤回了常驻赵国的齐国使臣,彻底与赵国断交。
此外,齐国还调低了对秦国的关税,扶持从秦国来的秦国商贾和去往秦国贸易的齐国商贾,鼓励秦国与齐国之间的贸易往来,甚至还在一些官营的作坊、商铺对秦商降价两成。
而今,韩国又向秦国纳地效玺,请为藩臣,将这张围绕着秦国编织的巨网又撕开了一个口子。
如此一来,列国对秦国的贸易封锁就变成了一场笑话,除了各国的商税大幅下跌使得本国国库收入大大减少以外,根本见不到任何影响。
所以,李园对于这种不需要台阶就可以解开贸易封锁的合作,可谓是大大支持,这也许就将是他掌控朝政后的第一笔政绩。
至于降低一半的关税……无非是损失些关税罢了,总比一枚钱币都得不到要好,况且与秦国通商带来的商税收入之中关税才占了多少?
春申君死了,死得干干脆脆。
虽然在李园派去的内侍宣春申君入宫接受楚王完遗诏的时候,其门客,出身披甲门的朱英拦住了春申君。
“君上,此行去不得!”
披甲门虽是修炼至刚硬功的武学门派,却并非只教授至刚硬功,统兵之术也在传授范围内,其中不乏魏武卒的创立者,曾担任披甲门门主的兵家亚圣吴起的带兵心得和兵法精义。
但披甲门中,能得其要领的人实在是太少了,甚至大部分人连至刚硬功都修炼不及,根本没有闲暇去参悟吴起留下的兵法。
但朱英却与其他同门反其道而行之,他放下了至刚硬功的修行,转而专攻吴起留下的兵法,倒也算是小有所成。
虽然兵法与政治不同,但他总觉得李园这人心机深沉,颇有些示敌以弱后诱敌深入的架势。
但春申君却不这么认为。
“李园本是赵国的没落贵族,是投靠了本君才能有今天的地位。本君如此厚待他,他断然没有背叛本君的理由。”
“何况李园为人温和谦恭,即便是成为了王上的外戚,太子悍的舅舅,也未曾对我有过半分不敬,反而愈发恭谨,这等赤诚君子又怎会背叛我?”
无论朱英如何劝说,春申君始终不信,决定去内室沐浴更衣后再随内侍入宫。
朱英见此,摇头叹气离开了令尹府,准备连夜逃离楚国回魏国老家。
不得不说,春申君死得很干脆。
虽然春申君的确有些未曾揭开的底牌,比如身边除了七名结阵而战可比肩宗师的一流高手外,还有一名宗师高手护卫,甚至在双方交手之时还向天射了一支鸣镝箭,唤来了楚王宫内一名早已被春申君收买的宫门守将。
也幸亏楚王宫被严密封锁禁止一切人进出,加上计划保密性做得足够到位,否则李园伏杀春申君的计划就会被春申君提前洞悉,而后针对此做出谋划。
但罗网的力量与仅仅带着这些人入宫的春申君差距太过悬殊了,悬殊到了无论春申君有怎样的底牌都改变不了他被伏杀的命运。
那七名一流高手被八玲珑拦了下来,又以黑白玄翦为主攻,掩日在旁辅助,强势击杀那名宗师护卫。
在那名效忠于春申君的宫门守将到来之前,春申君的首级就被黑白玄翦斩落,随同入宫的护卫也尽数战死。
而李园这位王尹的反应也不慢,第一时间调动王宫禁军护卫,宣称春申君欲谋逆自立为楚王,与那名守将里应外合意图杀死太子和王后。
李园平日里立下的忠诚、谦恭人设在此时派上了用场,王宫内的几名禁军校尉都相信了他的说辞。
身为禁军校尉,自然都是楚王完信得过的人。
他们自然是知晓楚王完曾多次在私下里表达过对于春申君的忌惮的,更何况勾结楚王宫内的一座宫门守将,这是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