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萍还挺好奇:“怎么了,郑导?”
作为老搭档,曹萍还真是很少见到,郑小龙有如此失态的时候,以往就算是预算不过审,也没有这么大的情绪波动。
郑小龙放下手机,开始整理桌子上的文件,等情绪稍微平静之后才解释:“咱们先不着急商量下一步安排了,投资方那边又安排了一个执行制片过来,待会儿你跟我一起见一下。”
曹萍瞬间就理解了,看来自己这位老搭档,压力确实很大,不然的话,也不至于从中心请外援,没啥犹豫就答应了:“行呗,见见就见见,不过来的人是谁你知道吗?”
百八十集的电视剧,制片人的角色很重要,专业要求很高,没有一定的从业经历,以及背后的资源支撑,一般的制片人根本不能胜任。
京城制片人的圈子,说破天也就那么大点,筛选条件一上来,剩下的人选寥寥无几,曹萍深知都感觉搞不好还都认识。
郑小龙摇摇头说:“不是咱们京城制片圈子里的人,是唐人的蔡亦侬。”
说实话,郑小龙跟蔡亦侬不怎么熟悉,虽说也都在一电视剧圈子里混,但是京城和魔都还是不一样。
更何况,北视中心也是体制内,跟唐人那种体制外的玩法也不一样。
所以除了一些颁奖典礼,以及活动之类的现场可能碰过面,他们几乎就没有打过交道。
和郑小龙不一样,曹萍对蔡亦侬更熟悉一些:“她可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唐人影视的掌门人,是個狠角色,你可得小心了。”
郑小龙一怔,随即又释然:“没想到咱们那位蒋董还真看得起我老郑,派了个那么厉害的角色过来。”
曹萍倒没想到,郑小龙还能那么达观,不管在哪里,拍电视剧也好,拍电影也好,都有一些约定俗成的潜规则。
剧组的工作人员,拿到的基本上都是死工资,也就导演有可能能在片子拍出来之后,拿到点分成。
所以在拍摄阶段,制片预算范围内,各个工种的工作人员,都会想办法从制片成本里,提前捞一部分油水出来。
毕竟拍的再好,或者再坏,对他们的影响也不是很大。
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能捞多少油水,一方面看个人本事,另一方面则是要看制片人的本事。
有蔡亦侬这么一位大神坐镇,即便是曹萍也担任执行制片,到时候捞油水也没那么容易。
人性都很现实,没油水的工作,都不会好好干,摸鱼磨洋工,到最后担责最重的还是郑小龙这个导演。
一旦事情发展到不可开交的地步,就算是剧组大规模换人,把剧拍出来,个人的声望也基本上全都扫地了。
更何况,蔡亦侬会不会给他找补的机会,也尚未可知。
制片人强势,通过这种手段打压导演的情况,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蔡亦侬的手上又有备用人选。
要真是把郑小龙打压走了,甄嬛传这个项目,落到了唐人的手里,那时候才真是赢麻了。
曹萍从这句话里,听出了别的意味:“不对吧老郑,不是说这个项目,是聚变的蒋博请你过去的吗?怎么在这时候来上这么一手?”
郑小龙摆摆手:“他这不是冲着打压我来的,而是想让我快点拿主意,聚变传媒目前只有两个电影导演,没有电视剧导演,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他就想把我挖过去。”
曹萍还挺高兴:“这是好事儿呀,老郑。聚变传媒可是圈子里的当红炸子鸡,听说在望京那块,还拿了一块地,准备搞影视产业园。
凭你的资历,要是现在过去的话,电视剧部门的负责人,肯定妥妥的落在你头上,比在中心的发展可就宽广多了。
到时候真发达了,可不能忘了咱们这些老同事。”
其实曹萍也有往外走的念头,只不过一直没有好机会。
北视中心的工作胜在稳定,有得有失,薪资待遇上自然有所限制。
而且她就是个制片人,没有影视圈的核心竞争力,脱离了体制之后,连个保底都没有,所以一拖再拖,也就拖了下来。
像聚变传媒这种新组建的公司,本来不应该是他们这种,从体制内出来人的首选,但是调查之后才发现,聚变的背后是电影学院和中影,那自然就另当别论了。
之所以答应郑小龙的邀请,跟曹萍已经了解到,项目的主控方是聚变传媒,也脱不开关系,
现在听说郑小龙也有可能加入聚变,她怎么能忍住,不推波助澜一把。
一个人到新地方单打独斗,肯定不如有个盟友来的胜算大些。
偏偏郑小龙不这么想,完全没有感觉到曹萍兴奋的原因。
说起来他也是京圈的头面人物,这么多年虽然一直不显山不露水,但确确实实是实权派,即便是冯晓刚和赵宝刚,都得承他的人情。
对于已经习惯了当大哥的他来说,突然要屈居人下,给别人当小弟,就这一点,他就很难接受。
跟老谋子这种纯粹的电影人不一样,出生在大院,成长于京圈,对于权利以及话语权,郑小龙天然有更大的心理需求。
在北视中心,他可以听从领导的安排,那是家庭和组织教育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