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布局与发展,目前夏景行旗下已经拥有了远景资本、大夏资本、复兴工投、海内文投、远景创业孵化器等众多投资品牌。
其实放在海外的新芯集团也算是一个投资品牌,只不过稍微特殊一点,是以公司的形式在运营这个巨无霸式的芯片产业平台。
手握这么多投资品牌,夏景行有时候也感到挺头疼的,因为各家机构势力范围划分不够清晰,容易造成内耗不说,还无法集中力量办大事。
于是当他深思熟虑之后,就有了这场“坝上草原会议”。
该场会议召开的目的就是把各家机构的管理合伙人召集在一起,大家好好的议一议各自的投资方向,避免出现重叠,同时就机构与机构合作等问题,拿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案。
会议连续召开了三天,中间发生了无数次的争吵,最终在夏景行的裁决下,各家机构基本上完成了势力范围的划分。
复兴工投继续投资制造业和硬件,不碰电信、媒体、科技等行业。
海内文投则继续投资与自身相关的影视、娱乐等行业。
这两大基金都可以视作产业资本,投资策略基本也是围绕着复兴工业、海内控股两家公司的上下游产业而展开。
海内文投相对更加纯粹一些,只投与集团相关联的产业,复兴工投的真实身份其实是那只成立于两年前的千亿人民币半导体产业基金。
远景创业孵化器则还是老样子,投早期,不限行业,也不追求产业协同。
如果孵化的初创企业成长起来了,视行业性质不同,分别由复兴工投、海内文投、远景资本接棒投资。
比如说一个造机器人的团队,在远景创业孵化器研发初代产品并推向市场后,销量以及市场反响还不错,那么复兴工投就可以对其下手了,不管是收购,又或者是投资,并提供代工服务、服务等等,都能先人一步。
而那些制作动画、研发游戏等文娱初创公司,则由海内文投视情况进行投资、收购。
至于远景资本,相比前几年的自由投资,如今则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原则上不与复兴工投、海内文投产生投资行业重叠,未来的主要投资方向会集中在医疗、教育、互联网等行业。
大夏资本原则上不在国内做直投,主要以p出资人的身份参与国内的投资活动。
也就是说,大夏资本给海内文投、复兴工投、远景资本提供弹药,由他们三家机构在前面冲杀,大夏资本则藏在幕后分享投资红利。
对于那些特别优质、值得长期持有股权的企业,上市后,三大机构会把股份转让给大夏资本,由大夏资本来进行资产管理。
另外,远景创业孵化器也不再由远景资本或者大夏资本出资了,而是由三家机构共同出资,将其打造成一个“一头连接早期创业者,另外一头连接三大、p机构”的初创企业孵化基地。
有了三大机构提供的资金和资源帮助,接下来远景创业孵化器的规模还要继续扩大,争取每年给三大机构输送100家优质初创企业标的。
此外,远景创业孵化器也要更名,变成一个独立的早期投资品牌。
这样一番调整,五大投资机构就变成了一个金字塔形状。
最顶端是大夏资本,俯瞰众生,是所有机构的金主爸爸和金主爷爷
中间层是远景资本、海内文投和复兴工投三大投资机构,接受大夏资本注资,同时、p成长期投资、控股型投资等阶段都兼着做
最底层则是远景创业孵化器,接受三大机构的注资,同时负责给三大机构选拔和输送优质初创企业标的。
通过这样一个三层结构,夏景行能牢牢的把五家投资机构给控制住,自上而下的完成资金拨付,然后自下而上的完成投资红利回收。
而且这样的安排使得五家机构之间的关系也会相处的比较和谐,互不干扰,各司其职,完成产业协同和最大化攫取投资红利两个大的目标。
新芯集团是设立在海外的那只100亿美元规模的半导体产业基金演化而来的,如今夏景行对其的投资早已超过100亿美元,达到了120亿美元之巨,未来还会视企业的发展情况而进一步追加投资。
这个公司或者说产业并购整合平台是大夏资本直接管控的,投资方向比较单一,就死磕芯片。
从层级上来说,它是与国内的三大投资机构平级的,看似孤立于海外,其实与国内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夏景行召付绩勋回来开会,也正是为了与他商量新芯集团进入中国、遴选中国供应商、加深与复兴工业合作等诸多事宜。
另外,大夏资本还直接持有燧人光刻机、特斯拉、油管、安卓、远景金控等重要企业的股权,间接持股脸书。
这一轮大调整之后,远景资本的重要性会有所下降,大夏资本则上位成为夏景行旗下所有产业的指挥大脑。
之所以这样安排,其实也是在为远景资本的改革腾出空间。
随着远景资本基金的彻底崛起,大批闻到肉味的秃鹫会汹涌而至,可能又要被迫交一批新朋友了,至少美国基金无法再任由夏景行一个人吃独食。
当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