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狄卡说的是挺言之凿凿,看上去胸有成竹,但奥维尔可不这么想。他认为这些凯尔特人顶多能算是被招安,吸纳这些人是让他们偃旗息鼓不要再反抗,真让他们帮忙作战实在是有点难为他们。
历史上的布狄卡起义据说是一口气动员了十二万凯尔特人参与,也是声势浩大的一场仗,这个世界估计因为英格兰之地被别人侵占,相应的凯尔特人口也有减少,所以打对折只有六万人。
这六万人听上去挺多实际上怎么算也不少,但这个是蛮族标准的六万人,主打一個质量参差不齐,全家老小一波流的典型例子,这种战法的战斗力是不能指望的。
举例子的话就先不说罗马共和国末期的凯撒或者帝国前中期那些猛人和超高素质的军团兵,帝国末期奥维尔手下的将官斯提里科就打过这种烂仗。
那时候罗马帝国都已经行将就木,凑不出来多少高素质的野战部队,斯提里科面对将近四十万人的这种部队,一方面召回边防军,另一方面拼了老命拉回来逃亡士兵、奴隶这种兵员参军入伍,再加上三万的蛮盟军队,满打满算凑出来七万杂牌军。
这七万杂牌军没费很大劲就把蛮族的四十万人打得大败,当然这和斯提里科本人的指挥素养有关,但也和全家老小一波流这种公元前几百年的落后战术脱不开关系。
打这种部队,军团兵正面战场做到以一当十都不算很夸张,因为正史上布狄卡最后一战确实被罗马人打成了这样。
大陆上的高卢人不论战争烈度还是对外交流程度都远胜于他们在不列颠岛上的同宗亲戚,用戏剧化一点的话来说,高卢人的军科点的比较高,虽然略显落后但还不是打不了。
高卢人冶金技术不差,军事战术使用骑马步兵、轻骑兵和重装步兵阵线,虽然在组织理念、政治理念和后勤理念这些方方面面都比较落后于霸权国家,但总体上来说还算是和地中海世界一个层次的,落后的部分可以靠作战意志力和地形利用这些东西取巧。
但不列颠岛上的这些凯尔特人,虽然这种说法对他们的血泪史不太尊重,但他们被盎格鲁-撒克逊人或者罗马人征服客观上也是有原因的,在很多方面实在是有些落后了。
罗马帝国经常被拿出来和秦汉这种大一统国家作比较,也不用分个优劣出来,大体上还是一个体量一个层次的,属于同时代比较先进的水平,而不列颠岛上的凯尔特人,就文化水平和军事水平来说,基本上处于中亚草原上使用马拉战车的那些早期部落氏族的状态。
军事战术上依仗马拉战车和散兵线,文化上直到罗马人和他们产生接触之前,他们还是共妻制度的部落状态,农业上尚且处于刀耕火种的状态,仍旧会像毛利人或者阿伊努人那样刺身(也就是后世的那种蓝色刺身,苏格兰标志),不会制作奶酪等乳制品,纺织能力很差,很少长期定居一地生活....
老实说在罗马人认知中的欧洲大陆上,已经找不到这么蛮族的蛮族了,高情商说法是更简朴,没有因为长期安逸流于萎靡不振,低情商来说就是原汁原味如假包换的蛮族状态。
也正是因为长期脱离欧洲大陆导致的发展迟滞,他们在面对罗马人的时候表现是很灾难性的。
布狄卡起义闹得最凶的时候确实通过奇袭等方式重创了罗马人一个军团的士兵,但之后布狄卡志得意满地同大约一万人的罗马正规军进行决战,双方兵力差距根据不同记载大约在十五比一到二十比一这个层级,最后的结果是罗马军队屠杀了当地的凯尔特人军队,几乎不能称之为战斗或者说战争,双方的素质差距可见一斑。
这个时空的凯尔特人相对来说文明进步一些,主要是体现在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这些地方,在军事这块儿奥维尔下功夫了解过一下子,还和前世大差不差,属于那种很抱歉的状态。所以他也就不指望凯尔特人能有什么突出贡献,不拖后腿不带节奏就很好。
这些都是奥维尔自己的内心活动和实际想法,肯定这种话是不能明说的,另一个时空布狄卡到死可能都没明白凯尔特人和罗马人之间最大的差距在哪里,这个时空想让对方无师自通也有点难为人家了。
“我稍后会和让娜核实情报的,如果属实的话你们也算是有一定实力,我可以接受你们保持一定的自治组织,但是有前提条件,在罗马人的统治区域内所有人都要守罗马法律,你们的聚居地之内也要推行一部分适当的法律,这就是我的要求。
如果你们在后世寻求罗马帝国的财富、文化和技术,那你们就要受到更多我们的约束,得到什么就要有所牺牲,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没问题吧?”
布狄卡沉吟着点头:“目前来看似乎没问题,但是细则我们需要再谈,太不合理的东西我们肯定是不可以接受的。”
“当然如此,这会以让你们满意的方式敲定,我们应该能达成共识。”
奥维尔嘴角挂起微笑,这个结果起码他自己是满意的。
有些学者有一种观点──文明程度越高的地方就越容易被征服,反之越野蛮荒芜的土地就越难被征服。
由于和自己也算是利益相关,奥维尔觉得前半句话有失公允,但也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