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其他类型>港娱天后1988> 第二百六十六章 香港电影的极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六十六章 香港电影的极限(1 / 2)

“可惜啊,这部戏播出的时候我们都开学了吧?我老豆一定不会允许我晚上看电视的!”

就在扑街仔想入非非的时候,小青蛙郁闷的开口,打断了他的遐思。

扑街仔顿时也仿佛一下子从天堂跌到了地狱!

是啊,当这部戏正式开播的时候,他们都开学了,回到家里每天都被繁重的课业所拖累,他哪还有时间看电视?

“不行,我们得想个办法,一定要看到这部电视!”

扑街仔突然奋力地举起拳头,在空中重重挥舞了一下。

TVB以前每天播的都是各种都市剧、武侠剧,几乎从来没有考虑过“年轻人”的市场,所以大多数时候,像扑街仔这样的小学生,对于看电视剧都没有那么大的执念。

就连当年播出《上海滩》的时候……

等等,播出《上海滩》的时候,扑街仔好像还没出生!

好吧,就连当初播放《射雕英雄传》(86版)的时候,扑街仔他们这群小屁孩,也没有这种非要看电视剧的念头。

但不知为什么,看到这部《流星花园》的预告片,扑街仔却产生了一种非看不可,不然就很吃亏的感觉。

因为他觉得这部电视剧简直太炫了,里面的人物装扮也好,台词也好,帅哥美女也好,都流露出一股时尚的气息。

这才是“年轻人”该看的电视剧啊!

而跟扑街仔、小青蛙他们想法相同的,还有一群同样因为暑假而“滞留”在家中的大学生。

《流星花园》这种偶像剧,针对的客户不正就是这样的大学生?

所以从看到预告片的第一天起,很多宅在家里的大学生就开始讨论起了关于这部电视剧的话题。

当然,那个时候网络还不发达,所以他们大多都是以线下聚会的方式来聊天。

这些大学生和扑街仔那样的小学生就不同,他们特别渴望马上开学,因为开了学,他们就能有更多的同伴,一起参与讨论这部电视剧了。

这种充满了青春时尚气息和校园气息的电视剧,以前确实在香港很少见,而那种扑面而来的“富二代”的气息,也让这些渴望着见到更多世面的大学生们深深着迷!

其实一直以来,香港的电影圈也好,电视圈也好,虽然以百花齐放著称,但他们都忽略了一個相当大的市场——那就是大中小学生的市场。

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校园青春片”。

不信你可以去查查,无论是年度票房榜也好,票房总榜也好,你能看到上面出现过“青春校园片”的身影吗?

唯一一部能排在票房榜上的青春校园电影,还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但这部电影,是台湾人拍的。

也就是说,香港本土几乎没有出过什么像样的青春校园片!

当然,如果你硬要把《逃学威龙》、《开心鬼撞鬼》这样的电影也算上,那我无话可说。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现象,所以也有很多人认为,香港人是务实的,他们不拍这种类型的电影,是因为青春校园片在香港根本就没有市场。

引申开来,就连偶像剧在香港也没有市场。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是的话,那你怎么解释《那些年》6000多万的票房?

又怎么解释香港第一顶流“江涛”,以及他的mirror组合呢?

真正的原因,恐怕不是因为香港没有青春校园片的市场,也不是因为香港没有偶像剧市场,只不过是因为香港的电影人太保守,所以拍不出这样的影片。

关沛珊知道,如果说香港电影人太保守,一定会有人跳出来反驳,说香港电影号称“东方好莱坞”,无论是科幻片、武侠片、枪战片、恐怖片、喜剧片,都有人拍过,你这话根本就不成立!

但你又如何解释,香港电影圈自从2000年以后,其他的类型片几乎都消失了,满屏幕的都是各种枪战片、警匪片?

你可以细数一下香港近20年来在内地上映的电影,《窃听风云》、《澳门风云》、《毒战》、《拆弹专家》、《十二生肖》……

发现没有,除了枪战片就是警匪片。

以往香港电影人引以为豪的武侠片,没有了,类似于周星星的鬼马片,没有了,《山村老尸》那样的经典恐怖片,没有了,连《开心鬼》这样的灵幻喜剧片,也没有了。

仿佛随着新千年的到来,香港电影人的才气,在一夜之间被抽光了,曾经百花齐放的香港电影市场,一下子就变成了“枪战片生产基地”!

屏幕上的火力越来越猛,但现实中的票房却越来越差。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种情况发生呢?

关沛珊认为,首先是市场,其次就是人才缺失,思想守旧。

为什么所有香港电影人都一窝蜂的挤着去拍枪战片?很简单啊,因为只有这种类型的电影能在内地上映,并且能赚钱。

徐客尝试过《狄仁杰》,可惜整个香港,有且只有一个徐客。

而且《狄仁杰》刚一上市,就立马遭到疯狂跟风,各种各样的网络版狄仁杰,仿佛一夜之间都从土堆里冒出来,是人是鬼都要去拍一下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