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也不得歇,静秋在后面时不时的喊着:左一点、右一点,再上一点。
陈文轩将润叶涂好浆糊的春联一一贴好。
宅子大,住的是敞亮,不过这对联贴下来就像绕着长安街跑了几圈一样。
一边系着围裙的孙玉翠看着自己的儿子贴着春联,旁边的润叶和静秋分工合作,其乐融融。
两个丫头的性格多好,人美也心善,心里陡然间想着要是两个都是自己的儿媳该多好。
半响孙玉翠才笑了下,自己这是想什么了。
宅子这边忙活完了,但还有青云胡同那边春联还没贴。
孙玉翠和陈大松今年过年都在这边,那边的屋子虽然没有人,但这该有的习俗也是少不了的。
润叶提着切好的浆糊,静秋将剩下墨迹已干的春联卷好,三人骑着自行车也朝着胡同那边驶去。
推着自行车走进大院,里面家家户户都在为新年忙碌着。
不过和陈文轩这边好的光景相比,大家的日子也过得并不宽裕,也就因为过年,才扯些新布做些衣裳,桌子上再多点荤腥。
不过就算这样也比苦哈哈一辈子忙碌的农民好太多了。
陈家如今儿女有出息整个大院里都知道,老大车间主任,二女婿销售科科长、老三更不得了,不仅是燕大的大学生,听说挣了稿费在紫禁城边买了套宅子。
见到陈文轩推着自行车,身边两个跟仙女一样的菇凉。
下身牛仔裤,脚上是三叶草的运动鞋,上面一件修身的羽绒服,唯一不同的是润叶的羽绒服是红色的,静秋的是白色的。
这一身衣服都是从香江那边带过来的,颜色亮丽,和燕京的风格迥然不同。两人颜值原本就很能打,这一打扮让院子里的人也是惊为天人。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 都是大院里的熟人,陈文轩掏出随身揣着的烟遇到相熟的长辈也挨个散着。
“小陈,听说你在黄根根边买了套宅子,顶个厉害了,你爸妈也搬过去跟着你一起享福,咱大院里像你这么有出息还孝顺的孩子少啊!”
贴着春联的陈文轩听着,谦虚的笑着,不过半响听到对方的后半句陈文轩心里就想着问一句:大妈你礼貌吗?
“小陈,你看我家孩子多,住也住不下,你看能不能和你家商量下,这个房子匀给我?”
“大妈,好久不见,您气色不错,脸也圆润了,大了哈!”
笑着丢完这一句,陈文轩将最后的一角按好,锁好门,招呼着润叶和静秋收好东西,推着自行车朝外走去。
“老贾,你说,这兔崽子刚刚那话是什么意思?”
看着陈文轩推车离开的背影,秦大妈愣了下问道。
“人家说你脸大了,不然怎么会提这种要求。”
叫老贾的老头说完笑着走开了。
“小兔崽子,果然是发达了就没有好心了。”
站在原地小声的嘀咕了两句,秦大妈也不敢高声。
陈家在大院里是彻底发达了,自己儿子还在陈家老大的车间里,这要是被听见了还不被穿小鞋。
陈家老三以前也没少揍自己家的几个儿子。
回到屋里看着,家里自家躺在床上还没有起来呼呼睡着的儿子,秦大妈也是火气顿生。
“睡,睡什么睡,你看你们和陈家老三都是同龄的,同样是下乡,人家是公社主任,同样是回城,人家是大学生,还娶了模样那么好的大学生媳妇,你再看看你们!”
“整天就知道游手好闲,老娘养你们还不如养头猪!”
越想越气,越气越想,陈文轩走出好远还能听见对方的咆哮。
走出院外,旁边的润叶和静秋才咯咯的笑着,和陈文轩生活许久,对于陈文轩的嘲讽两人也听的出来。
“文轩哥,这大婶,我之前在院里就见过,当时还觉得慈眉善目的,怎么会说出这种话了。”
旁边的静秋附和着:“是的,脸真大!”
“大过年的,咱们要讲文明树新风!”
要不是看是一个大院的长辈,陈文轩也不会说的这么委婉。
这年夜饭还没吃了,几杯酒就喝多了,敢说这样的胡话了。
这几间房子,就现在没有个千儿八百的都拿不下来,放到后世更是不得了。
开什么玩笑!
润叶坐在前面,静秋坐在后座,陈文轩骑着自行车,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一路穿行而过。
莺莺燕燕让人艳羡,一路走过,不免让人侧目,这谁啊,大过年的就这样,还让不让人好好过年了。
回到屋里,时间也到下午两点多了。
回到屋里,孙玉翠用着锅里炖着的鸡汤为陈文轩他们一人煮了一碗面条!
汤色金黄发亮,每一个面条都被浸透的香气四溢!
听着陈文轩说起胡同那边的事,虽然大过年,但孙玉翠也在那里数落着,这老秦家大过年怎么一点礼貌都没有,脸咱这么大了!
一边的润叶和静秋,听着孙玉翠的话,也是咯咯的附和着。
孙玉翠听了,也是心满意足的笑着,润叶和静秋还是懂自己的。
过年的东西都备好了,也没有什么准备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