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三十七岁的刘彻登楼感慨,心有宏伟大志,奈何两鬓斑白。
或许正因如此,胸怀大志的刘彻和太子刘据产生了隔阂。
中唐诗鬼李贺有诗:“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衰兰送客咸阳,天若有情天亦。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也可以形容刘彻以壮志难酬为憾,望子成龙,继承他威慑四方的意志。
“子不类父!朕的儿子怎么这样一副窝囊德行!”刘彻对卫子夫道。
他本人严刑峻法,极端专制,虽尊儒术,却行法治,认为太子不像自己。
可就算如此,他也对卫青言:“敦静好文,是守成之主。”
尤其是在东游出巡,看到百姓们的困苦后,也才明白刘据的优点。
巫蛊一事,令其认为太子想擅权,老人都这样,在世的时候就想要尊重,而不是遭到子孙辈们的反驳。
画面一转,刘据不堪诬陷,近臣言:“太子可闻扶苏故事?赵高诈死扶苏,扶胡亥上位。”
……
听此话,嬴政和扶苏心惊。
此事果真如此,后世也以此为鉴。
……
只可惜根据上文故事,刘据并没有成功。
“我打算以太子的身份,诏令群臣百官,下令逮捕所有不法之臣。”
子不知父,父不知子。
刘彻听闻造反后,惊叹儿子为何能有如此胆量。
刘据是被逼无奈,他别无选择,在母亲面前乞求支持。
卫子夫当机立断,生怕儿子遭难。
“迅速控制全城,陈兵备战!”
任安等将领并不支持,刘据无奈只能以家臣和百姓为主前往发动攻击。
战败后,刘据逃跑,卫子夫自杀,所有参与谋反之人全被灭族,连作壁上观的任安也未能幸免。
此事之后,在霍光的进言下,刘彻才恍然明白自己是不是被别人玩弄了。
江充、苏文等是太子政敌,然而就在他刚想下诏赦免刘据时,刘据已经自杀了。
……
老年刘彻看向光幕,儿子的尸体仿佛真的就横陈于眼前。
逼死儿子,他就是赵高,和当年哥哥刘荣的情况一模一样。
殿外羽林军已经做好了准备,大臣们匆匆赶到殿外,也不知有何事发生,只是跪在雨中,不敢多声。
光幕中,故事继续上演。
得势的江充和苏文相聚欢庆,丞相刘屈氂和将军李广利更是直言其“老年顽固”。
“哈哈哈……”刘彻苦笑,自己真的被别人当做工具了。
好在后来他幡然醒悟,除却奸党,前往泰山封禅。
同他自认为的功盖四海的想象不同,百姓贫苦,家中只有些许散粮,不少人更是家徒四壁,孩子连衣服都没有。
可就算如此,不少百姓还是很崇拜他的。
北征匈奴,统一全国,百姓们都非常自豪,尤其是当年前往匈奴打仗的士兵,心中都非常自豪。
“陛下!”一名老人跪倒在他面前道:“您记不得我了,我是当时骠骑将军麾下的一名士卒,漠北决战后,您在京城给我授过勋。陛下,您真是老了。”
可正因如此,刘彻心中更是五味杂陈了。
消灭匈奴,到底是为自己心中的所谓荣誉而打,还是为了百姓而打。
当初将士们主动请缨,是因为匈奴南下劫掠,如今北方太平,他们却没有过上好的生活。
对此,画面中的刘彻和现实中的老年刘彻一起红了双眼。
汉朝的国力已经到了崩溃的边远。
他这个皇帝还认为自己是“千古一帝”,想要修仙封禅,表情逐渐麻木。
而那铭记千百烈士的功烈碑,更是让他觉得自己被深深的羞辱了。
一将功成万骨枯!
卫青、霍去病、死去的将士们,他们在另一个世界该如何看自己?
光幕中,回宫后,刘彻反思自己到底是不是昏君。
平定匈奴是否真能千古留名?
现实中,老年刘彻依然跪倒在地,双手无力,他终于明白为何天降光幕,定是上天垂爱,想让他迷途知返。
朝中大臣曾多次上报百姓造反,匪盗猖獗,一个真正的盛世不可能这个样子,高祖、惠帝、文帝、景帝等都无百姓造反,为何他这一朝会有!
“昏君!朕乃昏君!”
“千古留名又如何?朕的百姓们太苦了……朕是昏君!昏君!”
所谓壮志,如今在他看来就是笑话,也方才明白刘据的正确,自己的错误。
茂陵刘郎秋风客?
都是笑话了,意气风发也不过是给自己的虚荣添加的笔墨而已。
……
咸阳城。
嬴政早已泪流满面。
杀人不眨眼,屠国不心寒,可在见到刘彻之事时,他方才明白为何秦会二世而亡。
刘彻是在另一个世界的自己,可刘彻做得比他好太多了。
忍不住,嬴政沙哑着声音道:“刘彻不是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