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其他类型>从1978开始追风逐浪> 第59章 焦灼的等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9章 焦灼的等待(1 / 2)

“主任、时间不等人,我得抓紧先把厂子里落下的事给解决,这眼瞅着要过年,贷出来的款也花的快没了,再不搞出点成绩,可怎么交代?”面对郭天顺的责问,宿建平转移话题、拐弯抹角的解释了几句。

“也是、麻袋厂那边的事确实拖不得,得尽快出成绩。行了、你先到我办公室我和你说个事。”郭天顺似乎心情不好,并没有在这事上多纠缠,而是叫宿建平去自己的办公室。

到了办公室,老郭递过来了一份文件。

拿起一看,和麻袋厂没啥关系,是省里下发的关于包产到户政策落实的文件。

啥意思?老郭是要说啥啊?宿建平疑惑不解的看向了郭天顺。

“省里说按照国家政策,除河西地区外,咱们省其它地区都要考虑落实包产到户,咱们县被定成了试点县年一过就要落实。”

“奥?哪和咱们有啥关系?到时候按县里定的方案执行不就行了?”宿建平还是没明白郭天顺为啥愁容满面。

“建平、你对包产到户是怎么看的?我觉得这个政策不适合咱们公社。”

不适合咱们公社?老郭这家伙到现在还没想通包产到户落实的事?适不适合又不是你能做主的,你纠结個啥。

“主任、这是上边定的政策,咱执行就行了呗!我们公社说是有特殊情况,但咱这点特殊情况,放到上边来说没啥值得特殊对待的。

再说、搞包产到户和搞集体经济也不冲突,两条腿走路走的更踏实。从发出来的各种报道上来看,包产到户确实对贫困地区和条件差的地区的农民增产增收是有帮助的。人家小岗村不是才搞了一年时间老百姓们就吃饱饭了?”

老郭再这么一根筋的搞下去,宿建平感觉很危险,他得劝劝这头犟驴。

“你也觉得咱们公社搞包产到户是对的?”宿建平的话刚说完,老郭的牛眼就瞪起来了。

“任何事哪有什么绝对的对错?都得辩证的来看,从大方向上来说,我觉得我们公社搞包产到户起码不是坏事。现在舍员们在生产队一年干到头,也弄不出多大的光阴。包产到户后除了地里的农活,还能再干点其它的副业,光阴肯定要比现在好些。”

“行了!你去忙麻袋厂的事吧,这事我再找别人商量。”

也许是没从宿建平嘴里听到自己想听的话,郭天顺情绪不高的挥了挥手,将宿建平打发走了。

……

腊月二十九、厂里的事忙完,宿建平和牛育森商量了一下,给厂里的工人全部放了假,让大家回家过年。

过年的四天,宿建平并没闲着,甚至连走亲戚拜年都没空,他得赶紧将《一代人芳华正茂》的手稿改好,年初六还得到省文协交作业哪!

初四、省报社的两个记者到了麻袋厂,宿建平简短做了个专访后,就带着摄影记者到厂里拍照。

忙忙碌碌、忙了一天,才将照片拍好,连夜、宿建平让厂里的拖拉机送自己和两位记者赶到了省城。

印刷宣传图册,县里未必有那个技术能力是得到省城想办法。

省城的印刷产业,宿建平当然是两眼一抹黑,不过、这玩意咱还能找上熟人啊?《陇省文艺》杂志社的编辑肯定和印刷厂有交情。

大年初五、宿建平来到杂志社找张子欣帮忙,她很干脆的应下了这事,当场用办公室的电话转接了外线拨给了省印刷二厂。

有张子欣牵线搭桥,当天下午宿建平见到了印刷二厂的负责人。本以为这事会很顺利,可了解之后才发现,想要印出图文并茂的宣传彩册根本不可能。省印刷二厂是能搞彩印,但印出来的颜色失真很大,粗糙的让人不忍直视。

怎么办?印刷技术成了最大的掣肘因素。

思来想去、宿建平最后想到了一个笨办法,让印刷厂将文字和封面部分印出来,并在图片部分将空间留好。再让照片扩印店多扩印些照片出来然后手工将照片贴到图册上。相当于做了一个定制版的相册。

这么一来、一本图册的制作成本都接近十块钱了。五百份图册做下来,成本五千,花费之大简直令人发指。

可这钱不花也得花,只能硬着头皮干。

图册的形式是定下来了,内容还没搞定哪。大年初六、宿建平给文协交完作业,就马不停蹄的一边写中文的介绍内容,一边去金州大学的外语系找人帮忙做翻译。

折腾了十多天时间,才将五百册宣传图册的事搞定,过程之困难、速度之慢都能让人崩溃。

带着半成品图册回到厂里,连夜让人加班贴好了照片后。宿建平终于有底气联络小舅了。

在邮局给小舅发了封国际电报,当天小舅舅就回了电。让他带着东西到省商事厅,他已经打了国际电话做了交代,麻织厂的东西会通过他们的渠道送到香江。

“建平、你偷偷摸摸的和你舅搞了个大事啊,这事要是弄成了,你们就是给咱们省的外贸产品开发了新品类。”商事厅负责交接工作的是半个熟人,小舅以前办公室的顶头上司王姨。见到宿建平,还挺热情,说话也很随便。

“才要将东西寄到香江试一试哪,谁知道能不能搞出点名堂。还望王姨你们多多照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