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四此前是醴泉坊武侯铺中的一名普通官差,为什么摇身一变成为御林军的小头目呢?
出身寒微的李老四自幼便对武艺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贫瘠的生活并不允许他有过多的梦想。他的父母早逝,留给他的只有一间破旧的茅屋和一把锈迹斑斑的长剑。为了生计,他只能投身于武侯铺,成为那里的一名捕快。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李老四在武侯铺中默默无闻地执行着任务,他的身影总是出现在最危险的地方,却鲜少有人记得他的名字。直到那次意外的任务,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伙悍匪洗劫了一个富商的庄园。当消息传到武侯铺时,李老四是第一个站出来要求前往追捕的人。他知道,这是一次机会,也是一次考验。
雨夜中,李老四凭借自己对地形的熟悉和敏锐的直觉,带领着手下避开了悍匪的埋伏,一场激烈的战斗在所难免。就在交战最为激烈之时,李老四以一敌十,身负重伤,但他手中的长剑却如同夜色中的闪电,准确无误地击中敌人的要害。最终,悍匪被擒,而李老四也因此声名鹊起。
事后,朝廷得知了李老四的英勇事迹,决定提拔他为御林军南衙金吾卫。这对于一个普通捕快来说,无疑是天大的荣耀,但也意味着更大的挑战和责任。
进入金吾卫后,李老四并未因此而骄傲自满,反而更加刻苦训练,他知道,自己肩上担负的是守护皇城的重任。他的武艺日渐精进,智谋也愈发深邃。在多次保卫皇城的行动中,李老四都表现出色,赢得了同袍们的敬重和上级的信任。
转眼,李老四在金吾卫已经任职一段时日了,而那位他在武侯铺时救下的富商田老爷也与他交往甚密。
最近,田老爷想要购买一批茶叶犒劳御林军各位统领,李老四就自告奋勇,承担了选茶购茶的任务。
茶,作为生活中的雅事,早已渗透进了长安人的血脉。在众多的茶类当中,蒙顶山茶因其清甜的口感和淡雅的香气,尤为圣人所钟爱,成为高贵身份的象征。
长安城里,茶行的招牌随处可见,从东市到西市,从皇城脚下到坊间小巷,茶香四溢,人们络绎不绝。其中名声最响的几家茶行,更是将各自的独特风味发挥到了极致。
“碧泉茗苑“是城中最具声望的茶行之一。这里的茶种类丰富,但以蒙顶山茶最为出色。掌柜的对茶叶挑选有着近乎苛刻的标准,每一片茶叶都来自蒙顶山的高山茶园,采摘的都是嫩芽尖,且必须在春季的清晨露水未干时手工采摘。经过精心的炒制,这些茶叶清香扑鼻、味道甘纯,深受长安贵人的喜爱。
“云裳轩“则主打江南各路名茶,他们将各地的精品茶叶汇聚一堂,而其中的蒙顶山茶依旧是主打。这里的茶艺表演也是一大特色,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品茗赏艺。茶艺师们手法熟练,能将一杯普通的蒙顶山茶泡得香气四溢,令人心旷神怡。
另一家名为“幽兰斋“的茶行,则以其独特的茶食搭配闻名。他们精选了各式点心与蒙顶山茶相配,让人们在品尝茶香的同时,也能享受美味的茶点。这种组合在长安城中引起了一阵风潮,引得许多食客纷纷慕名而来。
当然,除了这些大型茶行之外,长安的街角巷尾还有许多小茶摊,它们或许没有名气,但却各有各的特色。这些小茶摊多以经营家常茶叶为主,但也有偷偷售卖蒙顶山茶的。虽然质量参差不齐,却因为价格亲民而受到普通百姓的欢迎。
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长安城的贵人们纷纷以喝蒙顶山茶为时尚。不论是在朝堂之上,还是在私家宴会之中,一杯杯泛着翠绿光泽的蒙顶山茶成为了身份的象征。
而长安的茶文化也随着蒙顶山茶的流行而愈发兴盛,各种茶宴、茶会、茶艺表演层出不穷,茶道之风弥漫于长安的每一个角落。在这样的背景下,茶行的生意愈发兴隆,而蒙顶山茶更是一度供不应求。
而李老四帮田老爷选茶,理应去“碧泉茗苑““云裳轩““幽兰斋“这样的大茶行选购蒙顶山茶才对,然而没有,李老四到了这家新开张的“古御林”茶行。
且这家茶行并不售卖在长安城里已经成为风尚的蒙顶山茶。
卖的是长溪白茶,兼营茉莉花茶之类的绿茶和坦洋工夫红茶。
李老四之所以会走进“古御林”白茶,是因为“古御林”茶行开在长安城的位置。
不知道为何,李老四的脑海里总有一个模糊的印记,在“古御林”茶行门店的位置,依稀仿佛也曾经开过一家白茶行。
白茶是什么,对于如今的长安城来说,是没有什么概念的。
白茶、陆羽一行离开长安城,前往闽东南时,因为事出有因,青蛇现了原形,不得已要抹去长安城人关于白茶和“香茗雅叙”的记忆,所以陆羽、白茶夫妇在长安城里推广白茶做的一切努力,全都付诸东流。
他们曾经费劲辛苦,让白茶得到了圣人的认可,让白茶茶艺获得圣人的青睐,圣人还将白茶作为款待外国使节的茶类。
白茶,在这盛世李朝,也一度到达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然而,谁也不会记得了。
关于白茶,在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