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其他类型>逆流1978从生产队开始> 第一百九十四章 作何解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九十四章 作何解释(1 / 2)

楚江河又是一席话说完,佩顿一脸无所谓的样子,耸了耸肩膀说道:“这位同学,我对于你所说的情况不甚了解,所以我没办法反驳你。但是你要记住,这个世界上一流的企业大多数是美国的,它们具有全球视角,都是从完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公司。我认为一个企业如果不能在市场化的竞争中生存下来,那么对于这家企业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是要存疑的。”

说着佩顿又转向在场的学生,宣扬道:“美国是个自由、平等的世界,有包容性,开放性,多样性,正是基于这一点,才能不断吸引、留住、激励优秀的人才,在这个环境中让他们实现梦想,这个机会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

原本还在思考中的同学听到佩顿教授这蛊惑人心的说法,不少人都怦然心动。

出国,对于在场的每个人来说充满了诱惑。

这个年代,只要有点追求的都想出国,很多人都有一种严重的危机感,而恰好此时有了一个可能改变现状的机会,自然是争破头也要去试一试。

只是环境使然,能出去的只是少数人。

八十年代出国热,一部分是为了学习新东西走出国门的人,一部分则是为了钱和繁华世界出去的人。

对于这些人的选择,楚江河也不想站在道德的高地指责他们,因为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想过的生活的权利。

对于那些放弃国外优握生活毅然回国的人,楚江河十分佩服。

对于那些选择留在美国的人,也不必过多苛责。

与国内相比一个月能赚几千块钱,这个诱惑不是谁都能抵挡的住的。

只是很多人出国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大多数出国的人其实对国外并不了解,此时也毫无经验可以借鉴。

出了国眼前一摸黑的情况下,能出国的人都是怀着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决心,怀着把自己逼上梁山的决心才能出去的。

有些人获得了不小的成就,过上了梦想中的生活。

有些人则在国外碌碌无为,依然还需要为生活奔走。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几年后,那些卖了四合院也要去国外刷盘子的人,还有看着昔日不如自己的同学与同事在国内的事业如日中天的人,他们的心情到底怎样,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出国只是改变了一种生活的状态,这后面的几十年才是人生。

对于佩顿教授所宣扬的美国梦,楚江河有些不以为然。

美国梦是指靠个人奋斗,就能过上美好生活,付出越多,收获越多。

曾经的美国,确实有许多人实现这个,但华裔这个群体想要实现这些还是要难一些。

排华法桉直到二战时才被废除,这才过去多久,美国国会直到2012年才对这一事公开道歉。

殷鉴不远,警钟尤鸣。

对于此事,楚江河有话要说:“佩顿教授,对于你所说的自由与平等,我也有疑问,贵方在1880年制定的排华法桉,至今还在起着作用,不知道佩顿教授对此作何解释呢?”

听到这话,佩顿的脸上一下子变得难看起来,一个贫穷国家的小子,居然敢质疑他的国家,这触碰到了他的逆鳞。

“这位同学,不可否认那些都曾经是历史,也是有了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这才有了今天的美国。美国是个包容性的国家,每一个群体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对美国的繁荣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只要你认同美国的价值观,那你就是美国的一份子。”

这片汤儿话,听得楚江河差点乐出声来,他接着说道:“佩顿教授,贵方1961年发布的平权法桉,还有着排华法桉的影子,这是赤裸裸的歧视。”

会场中的人听到平权法桉,大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也不知道楚江河何出此言,又是从哪里得知的,尤其是那些英语水平不错的人,对于两个人的对话,更加用心来听了。

佩顿教授愣了愣,说道:“这位同学,自从法桉在60年代实施以来,少数族裔的大学总入学率提高了63%,平权法桉无疑对教育公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极大减少了少数族裔学生与白人学生的成就差距。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这都是一项极好的政策,不知道你这是从哪里道听途说的消息,说这是不公平的。”

平权法桉又称优惠性差别待遇、积极平权等,是指防止对“肤色、宗教、性别或民族出身”等少数群体或弱势群体歧视的一种手段,将这些群体给予优待来消除歧视,从而达到平等。

经过多年发展,如今此政策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了公共服务,雇用,以及高等教育领域,与此同时也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在完全竞争的录取环境中,许多少数族裔的学生会被白人学生取代,从而失去进入美国高等大学的机会。

以人口数量决定资源的分配,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还口口声声说平等,那怎么没看到美国华人从政数量的增加。

说到底对于根本利益,老美还是看的很紧的。

楚江河说道:“佩顿教授,亚裔学生在sat上需要比白人学生多考140分,比西裔学生多考270分,比非裔学生多450分,才能被放在同一水平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