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其他类型>逆流1978从生产队开始> 第三百五十二章 负面新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五十二章 负面新闻(1 / 2)

二战后,港英政府取消了新闻检查制度,报纸言论比较自由,一些大大小小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目前在港岛中光是大大小小的报纸就有68家,均为私营。

每日刊发报纸就有44家,其中报道港岛与世界各地新闻的综合性报纸有34家,其余是一些专门刊登电影、电视、跑马、跑狗、赌博等新闻的报纸。

为了迎合读者的兴趣,打开市场,除了一些注意政治评论和经济评论的报纸外,最主要的还是港岛当地的新闻,其次才是国际新闻以及内地各省的新闻。

由于竞争激烈,各家报纸为了冲击销量,往往采用博人眼球的标题,遇到社会上发生的重大新闻,更是采用耸人听闻的手法来报道。

距离楚江河与纳兰晴通话的时间只过去两天,皮特就已经行动起来,有楚江河提供的资金相助,还有他在媒体工作多年的经历人脉,这点事做起来对他没有一点难度。

只不过是报道一些在港岛的一家公司的违规行为而已,英国的这些媒体可不会理会你在港岛的势力。

就这样关于佳宁公司违规操作的新闻,悄无声息的在英国几家媒体上刊登了。

《南华早报、《成报、《明报、《新报、《星岛日报、《文汇报、《大公报等,均在美、英、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设办事处,每晚通过人造卫星将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新闻传送回港岛,编成“海外版”。

佳宁公司的新闻,让这些每日发行量在10万份以上报纸的工作人员敏锐的察觉到了。

佳宁集团可是港岛目前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公司,他们居然存在违规操作?

这些工作人员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纷纷在第一时间将这些消息传回港岛。

他们这些人挣的就是这份钱,丝毫不嫌事大,事大了更好,还能促进报纸的销量,自己也能得一笔奖金,

有卫星的存在,这个新闻只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就迅速在港岛发酵升温,可以说只要是平时看新闻的,没有人不知道佳宁这回事的。

不少报纸更是连篇累牍的将这件事情加以分析评论。

一时之间,佳宁集团又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成为人们街头饭后闲聊时必谈的项目,只不过这次并不是出风头,而是出丑。

在负面新闻影响之下,佳宁旗下上市公司的股票应声而跌,陈家父子为此焦头烂额。

在70年代中期以前,港岛的证券及商品市场大致上是不受监管的。

直到19731974股灾爆发后,港英政府这才开始出手干预,先是制定证券及期货业的核心法例,然后又成立了执行法例的监察委员会及其行政要员,属于政府部门。

鉴于此事影响太大,为了平息舆论,监察委员会已经开始约谈陈家父子。

此时的楚江河正看着手上的报纸,美滋滋的同远在英国的纳兰晴通电话。

“老板,报纸你看到了吧,你这手真够绝的,一个小小的皮特,居然能掀起这么大的风浪。”

纳兰晴也有些意外,没想到事情能发展的这么快,影响这么大。

这位年轻老板的这手四两拨千斤,让她可谓是大开眼界,佩服至极。

楚江河听着纳兰晴的恭维,再看看媒体上那硕大的惊人标题,心说港媒这个搞事的水平真够可以的,自己看到之后都忍不住为之赞叹。

“皮特算什么,他只是探路的石子,港岛这里最早报道这件事的是《南华早报,这样你清楚了吧?”

《南华早报背后最大的股东是汇丰银行,要不是楚江河暗中跟沉弼联系过,在背后推了推,这个事情传播速度哪里有这么迅速,让佳宁方面一点反应的机会都没有。

纳兰晴自然是清楚《南华早报的背景,也知道楚江河与汇丰银行的关系,这才明白原来这一切都是楚江河在暗中推动。

纳兰晴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

楚江河笑笑:“佳宁集团经营多年,在港岛的关系已经打通,现在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贸然对他们出手很容易引来他们强力的反弹,只有利用外力打破这种平衡我们才有机可乘,接下来就等着看吧。”

就像纳兰晴猜测的那样,皮特这个人就是楚江河手里的孙猴子、商鞅,只是他手上的一枚棋子。

“老板,你说佳宁集团知道是皮特搞的鬼,会不会收买他,让他反水?”

“就他?”楚江河不屑的笑了笑。“反水之后能有什么作为?这件事情既然已经开始了,那皮特这个人已经无足轻重。”

纳兰晴在电话那头说道:“看来老板是胸有成竹了。”

想到能陪着楚江河搞这么大的事情,一向顺风顺水的她,心里竟然也开始兴奋起来,为这位老板做事还真挺有意思。

这还真不是楚江河看不起皮特,皮特充其量只是一个发令枪,发完信号他就已经没有用了。

这件事情既然已经到了现在这个地步,究竟会以什么方式解决,那就不是一个小小的皮特能控制了。

就像《大明王朝166里的海瑞,作为明朝第一大清官,怼天怼地怼上司,刚正不阿,凭借智谋和不怕死的勇气,揭露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