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其他类型>重回1984赶山狩猎> 第96章 有肉为啥吃素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6章 有肉为啥吃素呢(2 / 3)

的经验,搭建起烘干炉,那几乎是轻车熟路,在余秋江和王浩峰的帮助下,只用了一周,烘干炉就被架设起来。

剩下的,就是利用小火将里面慢慢烘干,然后进豆腐柴的树叶。

搭建好后,余秋堂又连续几日,走遍了附近可能生长豆腐柴树的地方,绘制出一个“豆腐柴树图”,一旦烘干炉干后,他就要开始加快步伐,尽可能将所有能采到的叶子全部采回来。

又是几日,杏树上的晚杏也开始纷纷落地,终于到了收玉米的季节。

今年的节气稍微晚点,玉米足足迟收近半个月,以往这时基本都已收完,开始挖地里的玉米茬。

余秋堂便带着两个孩子,加入收玉米的队伍。

他和老秦说好,等玉米收完,这边稍微收拾后,就进山帮他搞桑黄。

顺便也告诉老秦,这事其实不能急,桑黄也要看时间,一般中秋过了,桑黄的颜色才开始慢慢变暗,这时候成色会更好。

老秦半信半疑,强烈怀疑是余秋堂不想立刻去,所以找了很多措辞。

还说心疼他的撅把子,借给余秋堂这么久,估计都放生锈了,可余秋堂答应的桑黄渣子都没见到半点。

对此余秋堂只能告诉他好事多磨。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要是这玩意那么简单就搞到,那为什么还会那么稀缺,那么贵呢,岂不是满大街都有了。

老秦才暂时相信了他。

.

今天刚好是周末,早上起来,余秋堂和两个孩子照例各自锻炼结束后,余秋堂让两人都换上长袖的衣服,准备跟着父亲一起收玉米。

提起收玉米,这可是所有农活里最难搞的一种,没有之一。

因为村子地形的特殊性,这边很多地都是长条形,又窄又长,非常难搞。

就以老余家地来说,两亩三分地一共就一千多平,可足足有两百一十多米长,宽度就五六米的样子。

更惨的是,并不是地两头都是路,一边是高起来的地梁,无法从两头分别运输玉米,只能从一头运输。

结果就是,路在玉米地东边地头,生长于西面的玉米,则是需要跨越整个与玉米地的长度,一筐筐,一袋袋搬运到东面,然后才能用架子车拉回家。

收过玉米的人都知道,这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八九月的天,正是秋老虎盛行的时候,稍微动动,就会出一身汗,在玉米地里背着筐子行走,玉米叶子就会割得人脸和身体生疼。

干一天活下来,就像是被细刀子割了无数次。

等到晚上回去洗漱,身上一旦碰到水,那种折磨,谁试过谁知道。

但这就是农民的生活。

除了辛苦的干,并没有任何改进的办法。

余得金,陈美娣,还有很不情愿但是被拉来锻炼的余秋实,外加余秋堂叔侄三人。

王春花说是留在家里看门,顺便做饭,大家也没说啥,她的懒惰不是一两天的事,都已经习惯了。

余得金和陈美娣不管性格如何,干活都是没得说,余秋堂和两个孩子也都能吃苦,就是余秋实叫苦连天,不明白以前他都不用干这种活,今年什么要拉着他。

嘟囔多了,被余得金从屁股上踢了一脚,这才闭嘴不谈。

到地里后,由陈美娣和余得金两个人掰玉米,剩下四人全部朝外面搬运。

余秋堂便让余小云专门往袋子里装,她没有多少力气,搬运也浪费时间。

余秋实和余小伟用小袋子背,他则是直接挑着很大的两个筐子,每个筐子能装余小伟两人四五次的量。

余小伟对余秋堂的力气早见怪不怪,余秋实开始还没感觉,在一次坐下歇息时,看到余小云将数不清的玉米棒子装进两个筐子,这才意识到自己这个哥哥,真是牛逼的不得了。

而他和余小伟差不多大,余小伟的袋子也比他大,每次走起来看起来很轻松,半路都不需要歇,他从里面走到外面,起码要歇两三次。

这让他自尊心受到一万点伤害。

也尝试着一口气走出去,结果没挑战成功,反而把自己摔个狗吃屎,脸差点被凸起的玉米茬给割烂。

最后无奈承认,在这个家里,他已经沦落为最弱的男人。

本来这种掰玉米的活,一定是掰的快,转运的慢,但有余秋堂开挂般的加成,余得金和陈美娣发现他们竟然和余秋堂的速度刚好把持一致,中途想休息,都不好意思。

就这样,一上午过去,两亩多玉米,就被解决掉四分之三,剩下一小半。

余得金和陈美娣也累了,便决定今天暂时不再掰,将玉米棒子用架子车拉回去后,晚上剥皮悬挂,明日趁着早上凉快,再将剩下的的掰完就是。

余秋堂自然也没意见。

他的耐力什么都很好,这点活其实对他来说不算啥,但父亲年龄大了,高强度干活,确实有点受不了。

他让余得金和陈美娣先回去休息,用架子车转运就交给他们来做。

余秋实看父母要走,就想跟着溜走,被余秋堂一把揪住,让他还是老老实实体验生活为好。

这次陈美娣没有反对,只是看了眼儿子,便跟着丈夫一起回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