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茶,把折子一扔:“亏她想得出来,梁九功,你去一趟毓庆宫,把太子嫔考较秀女的卷子拿给朕看看,朕倒要看看她是想选儿媳妇,还是要选状元呢!”
年轻时曾经微服盗用佟家子弟的名字参加过科举的康熙对科考有着常人难以理解的兴致,梁九功果然很快就拿回了卷子,还有不放心跟着来了的胤礽。
胤礽跟着来主要是怕康熙答不出来阿婉这些刁钻的问题,回头生了气,干脆把答案也抄了一份塞在袖子里,打算跟皇阿玛一块儿答,回头皇阿玛要是卡了壳,他才好救场。
这考较秀女的题,胤礽全都是看过的,第一卷还好,阿婉说了,主要是想知道秀女们的性子,是温和的、还是鲁莽的,是开朗活泼还是内敛沉稳,秀女们下意识选择的答案都能映射出她们性子的一部分,从而帮助她选到自己觉着与两个孩子最相称的媳妇。
胤礽觉着有些道理。
而第二卷的问题就天马行空、无所不包了,有天文有地理,还有算学和诗文,所考察范围囊括极广,看不出究竟想考什么,就连胤礽自己好奇取了来答,都不能答得全对,也不知阿婉究竟是怎么想出来的。
程婉蕴:呵呵,当年为了考公务员,她做了不下五千道常识题,这些题目已经刻进了她的脑海中永世不能忘怀,为什么,因为她!考了150分!居然只是第六名!可恶!
太卷了,她还是没能上岸,后来因经济窘迫,不得不选择了就业,然后就开启了悲伤的996生涯,最后还为此丢了性命。
除了常识题,最后还有一道小作文题目呢,程婉蕴设置的题目是:“假设你在协理家事时,面对繁琐、冗长、弊端丛生的杂务,有了改革利弊的好法子,且经过你小范围的尝试证实是可行的,但不论是手下的管事、奴仆还是府里的其他格格,都宁愿固执守旧,请问你要如何说服他们与你合作?”
前面的常识题考验秀女们的知识储备,并能让她了解她们的长处与短板,而最后一个便是考验她们为人处世与灵活变通的能力了。
对程婉蕴来说,与秀女们见一面两面,都看不清这个人如何,但招聘会常用的性格测试题、笔试题,却能帮她筛选到至少是四成真实的人。
选儿媳妇,和招聘员工,实际上差不多,都是要选最合适、最适岗的那个!本来皇家的婚姻,那和外聘干部也没什么区别了。因为秀女们大多都学过规矩,甚至有些世家大族的格格,自小就出入宫闱,早就练就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功夫,通通都是面霸。
这种时候,她以为笔试筛选更重要!
胤礽觉着很新奇,康熙也觉着很新奇,这个法子用来折腾儿子、孙子乃至外头的文武百官、门下属臣……似乎也不错啊!
康熙不由望着胤礽笑意盈盈地问道:“若是你,你要怎么办?就拿海贸这件事来说,你想设远洋水师,朝堂上反对的声音不少,朕问你,你怎么说服他们?”
胤礽:“……”果然,头一个被折腾的儿子,就是他。
俩父子连夜研究考公,康熙做题做得精神抖擞,睡梦里竟然都还在做题,上完早朝回来,不由打着哈欠有些困倦,就听梁九功回话道:“万岁爷,德妃娘娘想请您帮着挑选十四阿哥的侧福晋,如今正在花厅侯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