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拉长几里稀稀落落的行军队伍不同,原来五千人聚集在一块是那么多,五千人分成五百个小队活动,又是那么混乱。
混乱的不能看了,只看了一眼,李孟羲就认识到了一堆问题。
最多的就是组织问题,比如因为没有规定好训练区域,乡勇们之间也没有彼此协调的能力,导致特意就算拉开训练了,只是训练民夫直走而已,但有往前走的,往后走的,往左右走的,各个方向都有,彼此影响到,又干扰到训练,混乱的不堪入目。
李孟羲看的头疼。
原来管理五千人的军队,这么难的一件事。
看不下去了,只能不看了。
这会儿在攻山之前,见封插针的抽出点时间,不是真的练兵的,确切的说,是练走路的。
李孟羲朝刘关张三人走去。
李孟羲主动和张飞攀谈起来,李孟羲笑着说,“三将军声如惊雷,神威一吼,当为慑敌利器。
稍后攻山,若敌军颓势已显之时,将军此时一吼,敌军必胆散!”
张飞一脸自得。
“哈哈哈哈!”
刘备和关羽闻言,笑得不行。
刘备关羽为何发笑?
李孟羲夸张飞武艺也好,夸张飞勇武也好,但是夸他吼叫声大,算怎么回事?
就像是夸亲戚家的小孩儿,“呦,你家小孩儿看起来……真年轻!”
简直了。
让组织度只有二十的乡勇们,去训练组织度为五的民夫,战五渣练战五渣,最后练出的还是战五渣。
李孟羲索性不去看练兵练的如何了,他低头看着自己的脚,数了一千个数,也不知道够不够一刻钟,然后他刷的一下抬起了头。
练够了,成与不成到此为止了,不能耽误了攻山时间,再耽误就天黑了。
“结阵!”
李孟羲扬声吐气,对着眼前乱糟糟的人群一声大喊。
“结阵!”一旁声如雷响。
组织度不够的,这么多人,贸然结阵,该站哪都没有个确切位置,又是混乱。
终于,至少等了五分钟,五千人列队站好了。
李孟羲在三四十步外目测,还行,站的还算齐。
一会儿,就靠这些刚学会列队走路的民夫们去壮声势了。
李孟羲在脑海中展开预演,这些民夫肯定不能走太快了,走太快就走乱了。
受限于地形,这么大一个方阵一起走,肯定也不行。
一排的人越多,就越难走齐。
所以,得把五千多人,分成一个个方阵才行。
到这儿,又有一个问题了,那就是到底几列阵纵阵合适呢?
10x10的方阵视觉效果是最好的,惊吓敌军的效果也最好,可难度对民夫们来说有点大,走不齐,效果反而不佳。
只有两相取舍,只列10x5的五列纵队。
除此,还有一个问题,多少个五列纵队一齐走合适呢?
既然是惊吓敌军,一下让敌军看到越多的人越好,因此,队伍不能太长,而应该宽。
可受制于地形,所有五列方阵排成一个长横排不太可能。
通往青云山山脚,道路最窄处,能容纳下多支五列方阵呢?
木桶理论,决定多少个方阵并驾齐驱,取决于道路最窄处有多窄,因为这样,就免去了阵型前后交替变换的过程。
对民夫们组成的方阵来说,越简单无脑越好,一路直走,最好什么变化都没有最好。
李孟羲寻思最窄的地方,是多窄,一想,发现根本没主意。
虽然跟关羽他们前去观阵了,但忘了记住地形了。
打仗呢,地形不记,观阵观了个锤子。
重大失误。
李孟羲于是只好把问题向关羽询问。
关羽稍沉思,“六阵同前。”
六阵同前,也就是一横列,六个五纵列阵,一个小方阵五十人,六阵是三百人。
以阵为个体来算,纵排至少得十六排。
商量的差不多了,李孟羲和刘关张三人下场,指挥着乡勇们把民夫分成一个个五列一列十人共计五十人的小方阵,这样的方阵足有六七十个,这六七十个小方阵,再六个一横排,排下去。
花了好一会儿,才把阵型拉整齐。
完事,队形就按这样往前走就行,直到战机合适方时候,走到山下,民夫们就完成任务了。
对了,最好还得加点声响效果,比如“降者免死!”之类的。
怕纯粹的民夫队伍无法走好,李孟羲不得不加了最后一道保险,从辎重队借人去,借了一百乡勇,每个人客串下“半百夫长”,每个乡勇负责约束一个方阵,让方阵走齐。
然后,是发兵器,对于只有壮声势这一个职责的军队来说,发什么兵器好呢?
弓弩没必要。
李孟羲天才的小脑袋寻思一会儿,认为是远看视觉效果最好兵器,最适合虚张声势的军队用。
视觉效果最好的,是长杆兵器。越长越好。
长枪竖起,远看如林。
而短兵呢?离远一点看,除了人,乌压压一片,根本看不见短兵器。
在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