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其他类型>汉末第一兵法家> 第三百九十章 公鸡与士气的奇特关联(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九十章 公鸡与士气的奇特关联(二)(1 / 2)

关羽匆匆离开了,他毕竟得带队前行。

李孟羲看着关羽离去的背影,惊讶了很久。

原来,你们古人也懂心理学吗?简直了,为何关羽一个古代人,心理学玩的这么溜呢?

从古兵书上学的?古兵书,汉末以前的古人, 谁用过这个方法,谁?

姜子牙?孙武?韩信?霍去病?

李孟羲颇为佩服关羽的智谋。

公鸡有大用,李孟羲早几天也想到了,可李孟羲想到的是,公鸡能打鸣,能报时和提醒时间,在没有钟表的古代,有了公鸡这个时钟,大军的作息能规律不少。

若没有公鸡, 早晨何时做饭,何时拔营,就没有个定数,有时过早,有时会晚。

晚了耽误时间,早了,耽误休息。

公鸡的重要意义在于,有了一个准确的精准的时间参照物,可以让早晨做饭的时间,卡到刚刚好,伙夫起来做好了饭,士兵们吃完饭收起帐篷,刚好天亮。

如此,不会拖延时间,也不会过早开饭,大致, 可以每日让时间紧凑出来个两刻出来。也就是, 半个小时。

半个小时不多,但是每天多半个小时的可利用时间,凑出了这半个小时意味着,用于行军,每天可多走个三五里地,十天就是三五十里地。

平均每十天,就多出一天的行军路程。

行军效率会因为一只会打鸣的公鸡,而提高一成左右,很是可观。

李孟羲想到的公鸡的重要作用是在这里,他却没想到公鸡能于稳定士气方面,有更大用处。

细想起来,公鸡何止能稳定粮草怠尽时的军心,放在现下,更是能提高民夫们的士气。

军中那么多黄巾流民,黄巾流民前身多是穷苦百姓。

有几次,有民夫挖了几把猪草过来,想帮着李孟羲喂小猪。

李孟羲可没下令征集猪草,民夫们也清楚的知道,小猪养大,也没他们一两肉,可纵是如此,民夫们不辞辛苦的找猪草,不求任何回报的,就是想喂猪。

就好像,军中有养着猪,就好像在家里一样。

同样,公鸡的啼鸣,会让民夫们觉得,更像是在家,而不是在行军。

能打鸣的雄鸡,于如今之义军,等于是能激昂士气的吉祥物。

拔营,行军。

李孟羲在车厢中,奋笔疾书。

这一天刚开始,便学到了众多重要的知识。

“由游骑知,游骑未尽用边角时间。

傍晚扎营,诸部停滞,然,扎营在傍晚,离天黑之时,尚有半个时辰时间。

半个时辰,虽稍显紧迫,但足以游骑商队往返采买一次。

故,诸部扎营之时皆停滞,游骑商队则可不循此制,游骑商队不以扎营为终止,当以夜幕降临时为终止。”

“渔队。

渔队竟脱衣入水围鱼,因鱼鹰舟不足,不能深涉水域。

再思之,总有坑小不水窄不利撒网之时,此时下水拖网,围网困鱼,则是更佳捕鱼之法。

故,纵鱼鹰舟足够,总有坑小舟放之不下,不利撒网,必要下水之时。

若,春夏时节,入水无碍,可若是冬秋时分,为网三两鱼,因水冷天凉,至数人生病,不妥。

故当以军律束之,晚春至夏末时节,渔队可下水网鱼,除此,只可踩舟涉水,不得以身涉水。”

再想到,关羽把鱼获送回来时,装鱼杂的篓子里,鱼肠和鱼鳔之类的混杂,没有特意分开。

虽说,鱼鳔也算是鱼杂,这玩意儿腥,又没肉,还不好吃。

但是,和鱼鳃鱼肠这些其他鱼杂相比,鱼鳔则有别的用处。

鱼鳔能用来熬鱼胶,鱼胶当然是可以用来做弓箭的,也可以用来粘合船只的缝隙。

所以,最好,杀鱼的时候,顺便把鱼鳔单收集起来。

军中现在是能造船了,可由一群不会造船的木匠吭吭哧哧造出来的鱼鹰舟,工艺很粗糙,耐久是问题。

现在的鱼鹰舟,船底的木缝,既没有填麻,也没有刷桐油,只是用鱼胶糊住了木缝。

只有鱼胶,倒也能堵住水,可如此以来,鱼胶经水泡两天,胶就开了。

索性用了很简单粗暴的方法,反正鱼胶也多,鱼鹰舟一天糊一回胶,玩命的糊,不管他耐久如何。只要更换的速度快过耐久的损耗速度,那就等同于没有耐久了。

有鉴于此,虽然一艘鱼鹰舟所需的鱼胶不多,但鱼胶还是能多制作一点,就多制作一点的好。

现在来说,鱼胶只有补船这一个用处,万一日后,有需要用到鱼胶来粘箭支,此时,就得有尽可能的搜集鱼胶的习惯。

所以,现在如果早一些制定制度,并培养起相关习惯,不至于到时候,急需大量鱼胶时,才发现,杀鱼的时候,忘记把鱼鳔和鱼鳃分开了,耽误了好多事。

“杀鱼之时,鱼鳔应捡出,单独存放以熬胶之用。”

寥寥只写了此一句,李孟羲继续往下写。

到比较重要的地方了,斥候,情报,各部协调等等。

“未尽情报之用。

斥候几十骑散出,为大军前驱,斥候一者,可寻路为大军向导;二者,可探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