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意,一定得说。
因为这个插曲,李孟羲又学会到了一条有用的知识。
军中不必多带药罐,深沿大碗,亦可熬药用。
碗放水一半,再放草药,碗围火中,火势烈而碗中水少,须臾水将干,而药性尚未尽析出,此时不必撤碗,再添水倒于碗中既可,水再干,再添水,如是数次,药好。
而后,火中取碗,等凉,可服药。】
药罐和碗的替代关系这一点,属于小问题,李孟羲意识到了一个大问题。
集思广益在木匠营用的很好,可以说,木匠营现在的高效和架构完善,就是集匠人众智的结果。
从鲁犁那里,李孟羲知道做板车最紧要的木料是做轮毂的干木头,而军中合格的木头不多,所以就派游骑商队去买木头。
木匠们想出的好方法包括且不限于,第一,地上不平,刨木头在地上刨刨不快,有门板就好了。工作台于是就有了,买门板。
第二,板车翻过来扣地上,车底也是平的,也能当工作台。
第三,虽然车底可以刨木头,但车不够。匠营不停的生产板车,车还不够,奥,知道了……板车做出来都分给其他地方了。由此引出了板车分配权重之问题,权重为,匠营优先,收容车队其次,妇孺营随后,然后渔营屠营……
还有第四,一人拉车,一人车上可以干些小木工活,充分利用起白天时间的建议。
等等。
木匠营越发高效,生产能力与日俱增,欣欣向荣。
可似乎除了木匠营,忘了让别的营也提想法,也引导着别的营发挥主观能动性,引导起自我建设和强大。
渔营的渔夫们,出去捕鱼这么些天了,没人提一条建议,所有改进,全是李孟羲发现的。
屠匠营成立时间不长,也一样,什么建议也没反馈。
养鸡鸭的营,也是如此。
如果不是今次经验丰富的老陶匠说了一句,李孟羲还意识不到这个问题,意识不到虽然各营都是以匠营为模板建立起来的,但和匠营相差甚远。
匠营上下反馈良好,木匠们都知道有好想法可以换粮,一个个都习惯了处处留意,事事动脑筋。但匠营有如今氛围,是长时间培养才形成的。
其他诸营,缺了一个鲁犁。
小小木匠鲁犁,如今也成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