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不稳固,稳固的站法是,脚分开,两腿以三角形状站,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样才站的稳。
这个问题,一时也想不到解决办法,暂时只能先放下,日后解决。
第一排,人排好了之后,共计,底层是共八个人,有两个踩踏点,站了两个人,
然后,继续往下排人。
最低一层,八个人后,再跟八个人,第第二组,又有两个踩踏点,又两个人可以踩到第二层。
然后,再第三组,又第四组。
共计,在第一层,三十二个刀盾士,第二层,八个刀盾士。
此时,李孟羲令,第二层八人,前两人,站着盾双手顶头上。
中两人,弯腰,盾顶头上,后两人,半蹲,盾顶头上。
如此,三个高低差异悬殊的台阶出现了。
李孟羲皱眉想了好一会儿,这也不对啊,这是台阶,不是罗马人的盾桥啊,罗马人的盾桥,是跟一个斜坡一样。
想了又想,明白了。
高低之间,还缺平滑的过度。
于是再上人,令人于高的盾和中高的盾之间站住,然后站的姿势处于站直和弯腰之间,头顶盾牌,盾牌斜顶,盾牌接高盾和后面的中高之盾,竟然刚好,把两个高度接起来了,并且,过度平缓,是一个缓和的斜坡。
李孟羲一看,这对了。
照此法,再往人往缝隙里放,于弯腰站着举盾,和蹲着举盾的人之间,插一跪着举盾的人,此人手中的盾,也承接前后,也是一个缓和的斜坡。
然后,从上到下看,高——过度斜坡——中——过度斜坡——矮,一熘直下。
李孟羲觉着,盾桥成了。
还剩后续完善。
因为第一层,所有人都是站着的,那么于地面的人来说,是不可能一跳一人高,跳上去的。
所以,得再搭出起始点。再找数人,续了数层,人从站到躬身,到半跪,到蹲,盾牌接着从高到低,一熘码到地。
此时再看,人墙两层,从最高处,到最低处,落差从两个人的高度,到最低到地面,跨度平缓的一个斜坡下来。
虽说,这还不是完整盾桥,只是一熘单桥而不是一整个大的斜坡,人力投放速度还是不够快,但这跟印象中的罗马盾桥,一样了。
再者说义军的盾牌有缺陷,罗马人作战很依靠盾阵,罗马的盾又大又长,还有弧度,盾压盾一摞,严丝合缝的,跟屋顶一样。
义军现在,盾大小各异,因此,盾桥搭成,并不太完美。
李孟羲叉着腰,一脸自得的指给关羽看,“关将军你看,这用盾搭了个平坡,最多,可搭三层高,也就是三人高。
要是低矮城墙,不用攻城梯,盾墙一搭,人顺着就能跑城头上去。”
不用李孟羲解释,关羽看着盾桥已出神良久。
一边,李孟羲着人登盾桥一试,一士卒踩着盾桥,噔噔噔几步就爬到了最高点,其身形一点不晃,就跟爬坡差不多。
李孟羲摸着下巴,若有所思。
李孟羲忽然就想到了一件事,盾桥放在中原,于攻城无用,因为中原地域之中,但凡是个城,其高度绝对不低,盾桥就绝无建功之可能。
李孟羲想起,昨日破城之后,跟刘备巡城,见到几个士卒在踹门。
李孟羲想起,当时是想到了给攻城士配备手提的单兵破门椎,以方便破城之后挨家挨户的撞门搜捕溃兵。
不仅搜捕溃兵有用,万一敌军龟缩城主府等高墙深院之地,破门椎也能有大用。
现在一想,盾桥攻不了城,只能攻两三人高度的低矮建筑,不正好,可以用来翻民居,或者攻城主府之类的地方。
城主府围墙高度,往高了算,三人高的高度就不错了。
盾桥能发挥用处的地方找到了,是破城之后,遇到敌军缩到民居里,或者缩到城主府中,此时攻城椎慢腾腾的没到,又没梯子,索性,直接搭盾桥,刀盾士三二十人,就能搭起一座盾桥。然后,士卒过墙如走坡,一秒,跑进城主府三五人,不一会儿,城主府就被攻破了。
有此盾桥战术,但凡日后破城之后在城中激战,我军士卒,十息可起盾墙,二十息可过墙,百息可克城主府,无往不利。
甚至,不仅城中混战时盾桥有用,日后,攻城用投石机,投石机把敌城砸塌了,可城墙塌了,不可能直接塌完的,五丈高的城墙,塌了三丈半,还有一丈半。
此时,还是需要攻城器械。
又或者,盾桥直接就发挥了用处,刀盾士百十人聚集城下,搭三层盾桥,直接抵到城墙缺口,整个过程,耗时不过三两分钟,速度比从后方调集攻城器械还快的多。
然后,攻城士沿着梯桥,一大群人腾腾腾腾就跑上去了。
这兵力投放速度,远非攻城梯可比。
一堆人沿着坡冲上去,挤也能挤进去了。
说不得,于敌城坍塌之时,盾桥是最快的从缺口处入城的方法。
盾桥用法,李孟羲至少知道了三种,一是,盾桥填壕沟,二是,盾桥翻屋过府,三是,把敌城砸塌之后,盾桥乃兵力投放速度最快之攻破缺口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