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七日,李孟羲是在营中军士的操练声中醒来的。
匆匆起床的李孟羲穿好衣服鞋子,打着哈欠起床,出了车,站在高处往声音来源处一看,便看到一大早,练兵场上就在练兵。
说见缝插针, 就是这样。
近日因为连日作战,练兵全停了,今日一天空闲,关羽也好,刘备也好,都觉得既然有一日空闲,与其让士卒无所事事,倒不如操练起来。
李孟羲在这边看,转头一看,看到不远营帐走出来卢钟。
两人远远的点头致意。
于卢钟而言,刘备军中处处有不同。
行军在外,刘备军辛苦练兵无一日有缺,这在叔父卢植所领的官军中,也是不能看到的。
刘备军明是乡勇,却比官军更像回事,卢钟屡屡生出感慨。
“哥哥,俺鞋找不到了。”身后,小弟喊李孟羲找鞋。
李孟羲于是便去给小弟找鞋。
深秋了,天冷了,兄弟两个,依然草鞋。
李孟羲从车底下捡起弟弟的草鞋,一拿在手里,一层霜, 凉哇哇的。
“小砖,你脚冷不冷?”李孟羲看着弟弟捂着小脚丫,便觉得不妥。
“哥哥,那你冷不冷吗?”小砖捂着小脚丫,他抬起头问哥哥。
“我觉着有点冷。”李孟羲笑笑。
“那俺也冷!”小砖跟着说。
好像,小砖是非要跟哥哥一样才行。
要是李孟羲说热,那小砖也非要说热。
天凉了,穿草鞋不行啊。
得做袜子。
军中布料不少,随便就能找布找人做袜子。
一会儿就去找人做袜子。
现在吗,去吃饭。
早饭,兄弟两个依然一人一个鸡蛋,然后是粥,饼子,这个时节,野菜没有了,没有菜。
饭吃了一半,李孟羲哎呀一声,忽然记起了一件事儿。
豆子!
昨晚泡的有豆子,是准备磨豆浆喝的,豆子泡了一夜,也不知泡好没有。
“砖, 你吃啊,哥哥去看看豆子!”
说完, 李孟羲快子一放,就跑了。
“俺也去!”小砖急忙拿着饼子就跟李孟羲身后跑。
豆子是放在军医那里,唯有军医处,盆子多,干净的水多。
李孟羲哥俩到时,军医田卜正弯腰扒拉着看水里的豆子。
“泡好了吗?”李孟羲踮脚看。
“好了。”田卜笑着把一颗肥涨的豆子递给李孟羲。
“哇,泡这么大。”李孟羲赞叹一句。
泡豆子不是什么值得庆贺的事,但如今,是在行军途中泡豆子,非比寻常。
“俺也想看吗,哥哥让俺看。”弟弟努力的踮脚,想看豆子。
李孟羲把豆子给弟弟。
弟弟拿过豆子,惊奇极了,“哇!哥哥,这豆豆这么大了。”
如所见,豆子泡的非常大,一捏就碎,完全可以磨豆浆了。
对了,磨呢?
刘备那里呢。
李孟羲于是就去找刘备。
找刘备时,还是抬头望旗,瞅见刘备帅旗高处飘着,直接找到人。
军中每天都有新改进,于刘关张李孟羲这个小团伙,说的是日挑一错,纵军中有千般疏漏,日日改进,早晚必成精兵。
刘备是在木匠营,李孟羲到时,刘备正摆弄一根木杆。
瞅见李孟羲来,刘备把手中木杆给李孟羲看,“看,羲儿,你说的指向硬旗,做好了。”
李孟羲一看,笑了。
昨晚,说的是做箭头一样的指向旗帜,说箭头,好嘛,刘备竟就真的拿箭做指向旗了。
李孟羲一看就觉得不好。
为何直接用箭不好?
因为箭支的形状,整个就一条线,起伏不大,离近了还好,能分清箭头在哪,箭羽在哪,稍微离远一点,绝对瞅不清。
李孟羲说的箭头,是后世那种,经过艺术夸张和放大的箭头,<——这样的。
这样的箭头,形状起伏非常大,这样才能在远处也看的分明。
至于刘备把箭支往木棍上绑的行为,李孟羲不做评价,他俯身,拔出腰间刀,在地上画了一个标准的箭头<——,“做个这样的。”
只说做这样的,为何这么做,李孟羲没解释。
刘备若有所思,点了点头,“这个好。”
李孟羲来,不是为了指向旗的事来的。
“玄德公,磨盘呢?”李孟羲瞪大着眼睛问。
——
刘备歪着头肩上扛着磨盘,这厮力气真是不小,扛着磨盘步履稳健。
磨盘扛到伤兵营,磨盘放下,然后刘备和李孟羲就相互干看着了。
刘备想,磨盘给你扛来了,倒是磨啊。
李孟羲瞪大眼睛想,磨豆子我也不会啊,你来啊。
两人这么看了一会儿,李孟羲问,“咋磨?”
刘备正要指示李孟羲说,去弄水拿盆来。
“是不是得找个驴子来拉磨?”李孟羲一脸认真的问。
刘备到了嘴边的话,停住了。
“……磨这么小,不用驴,用驴还得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