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时,曹操跟马超打仗的时候,深苦西凉骑兵之利,又苦没有营寨可持,然后忽起北风,有谋士向曹操进言,可令士兵运土泼水,天明之时,自会起一座坚城。
曹操从谋事之计,依计而行。
然后一夜之间,曹军一夜筑城,攻守易势也。
李孟羲拉着关羽一路就是狂奔,李孟羲是兴奋的狂奔,他人小步子小,他狂奔起来,不过是把关羽带的小跑而已。
关羽被李孟羲拉着小跑,尴尬又无奈。
至一积雪充沛之地,李孟羲开心的过去捧雪,雪捧了一大捧,“这雪可真大啊!”
一把下去,雪插不到底,李孟羲感慨无比。
“幸好有雪,只需有雪,使人积雪成墙,再泼以热水,瞬息可起冰城一座,何须再用土胚!”
“还有!”李孟羲把手里的雪团成了一团,捏的瓷实无比,“关将军可知冰屋否?据说极北之地,冰雪千年不消,有居冰雪之民凿冰为屋以御寒冷,冰屋玲珑剔透,奇妙非常。”
关羽听完,眉头微皱,“冰屋能住人?”
李孟羲不由的看了关羽一眼,“能啊!冰屋能住人的。”
看样子,中原是没有冰屋技术的。
冰屋技术难度不高,而华夏古民智慧超群,开拓创造能力极强,在华夏大地,北方也冷,冰屋既然技术难度也不大,既然也能御寒,中原不应该没有冰屋技术。
那问题出在哪里了?
是冰屋保温能力没那么强,还是中原的气温不如北极那么低,因而没有制造冰屋的需要?
李孟羲不由皱眉,他隐约觉得哪里有问题。
“羲儿,极北之地,既然冰雪千年不消,如此绝地,怎能生息?”关羽不解问道。
关羽对冰屋技术不感兴趣,反而对李孟羲所说的极北之民极感兴趣。
“胡人不也一样?咱中原人种田,胡人不种田,胡人放马牧羊,不一样能生息?”
“可……胡人能放马牧羊,也得有草,终日冰封之处,怕是连草也不长吧?”
关羽是怀疑起了千年冰封之地,到底能不能栖居。
李孟羲挠了挠头,他想了一会儿,“确实,极地之民,不事耕作,也不事畜牧,他等生息之法为狩猎耳。
冰层之下,有海鱼,更有海豹,海豹肥硕无比,比猪更肥,捕得一头,足够一家吃上十日,且海豹气可做皮衣,海豹胡须可挫绳缝制衣物,海豹油可涂于身上防冻,海豹油更可点灯照明。”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啊。”李孟羲感慨于北极圈那些民族坚韧的生命力。
关羽不由得看了李孟羲好一会儿,“这极北之地,离我大汉多远?”关羽认真问。
“额,”李孟羲愣了一下,这北极,离大汉多远,确切的说,北极离大汉冀州多远?
这一时半会儿,让李孟羲还答不出来。
李孟羲地理并不好。
想了好大一会儿,李孟羲想到了一句话,“坐地日行八万里。”这句话说的地理常识是,地球一天转一圈,地球周长是八万里,也就是等于一个人站在地上不动,一天时间,他跟着地球转了周长八万里的圆。
再结合别的地理常识,已知,中原原理赤道,中原再南,是南亚,南亚依然离赤道还有点距离,南亚再往下,才是赤道。
也就是说,中原大抵是位于北半球,地球周长八万里,半个周长,四万里,同在北半球的中原和同在北半球的北极,相隔最多则是两万里。
再结合另一条知识,据说,绝大多数的人口都集中在温带,那么,这个巨大多数人口,包括中原吗?肯定的啊,中原人口一支一来都占据世界总人口的很大一部分。
由此可得出,中原地区,必然是在北温带范围内。
又再结合寒温带划分的知识,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四种。
在北半球,从上到下,应该是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
这这个温度带,应该是均分纬度的。
也就是,中原地域,大致正处于北半球正中。
也就是,中原离北极,最多一万里。
再计算下中原,冀州之地,在中原很北边。
综而算之,李孟羲跟关羽说,“极北之地,距冀州八千里,或许更少,但绝超不过八千里。”
李孟羲分明是算了一番才说出来的模样,看在关羽眼里,分外可信。
关羽点了点头,又问,“那极北之地,有邦国几许?”
“无有邦国,其民原始蒙昧,乃部族散居之况。”
关羽再问,“其地广几许,有民几何?”
“只地广袤无边,辽阔万里,倍于中原三倍不止。其民数万或是十数万,决计不会更多。”
关羽暗道,辽阔万里之域,有民竟只数万,何其可惜也。
对于关羽连发的数问,李孟羲奇怪的看着关羽,他感觉哪里有些不对劲。
怎么回事,就随意提了一下北极,结果关羽又问人家邦国几许,又问人家疆域辽阔与否,还问人家有民几何,这是想干嘛?李孟羲突然就想起了一个词,问鼎天下】,就是甲国欲图乙国时,甲国使者问乙国,“听说你国有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