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其他类型>汉末第一兵法家> 第六百五十八章 除夕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五十八章 除夕夜(2 / 4)

是的奥。”李孟羲笑着答到。

小砖瞅见了李孟羲端的面,他问是不是做糖醋鱼。

李孟羲说蒸馍馍吃,小砖更开心了,因为小砖觉得,哥哥只要弄新的东西吃,就能弄出来很好吃的东西。

李孟羲把酵母放到矮几上,他去屋子里拿了半袋子白面出来,又找到了木盆,又提了桶,出去打了半桶水提进来。

准备活面发面了,李孟羲对小砖道,“小弟,你去把宁姐姐叫来帮忙吧。”

“奥!”小砖立刻跑出去了。

不一会儿,小砖喊来了张宁。

张宁来,安安静静的站到李孟羲旁边来,李孟羲跟张宁很熟络了,他告诉了张宁该怎么活面,怎么揉面,然后便由张宁来代劳。

李孟羲发现自己小胳膊小腿的,揉面的话力气不够,所以找张宁来帮忙。

在李孟羲的指导下,张宁忙碌着,女孩儿葱白纤细的手指把加了水的面粉揉制着,面粉在木盆里渐渐成团。

李孟羲在一旁,他看水多了,就拿一把面撒上,看面多了,就拿瓢加点水。

弟弟和小朋友们在屋子里蹦蹦跳跳吵闹着,李孟羲对小孩子们说,可以拿笤帚把屋子里扫一扫。

一大群小朋友便很听话的到处找笤帚,满屋子扫起来。

当关羽从外边巡营回来,一进屋,瞅见一屋子小孩子拿着笤帚在扫屋子这里戳一下那里戳一下的扫着,当中,李孟羲跟张宁两人,两人站在一起,一个活面,一个添水,安安静静,相得益彰,宛若璧人,关羽一笑就笑了,然后不着痕迹的悄悄退了回去。

——

一段时间后,在张宁的帮助下,活好了一大盆的面。

忙碌了这好一阵,张宁累的俏脸微红,额头上的发丝贴到了额头上。

李孟羲很自然的想伸手替女孩儿撩起额前的发丝,手伸到一半,看到张宁脸色一下红了,李孟羲方察觉到不妥,他赶紧收回来手。

“好了宁姐姐,面好了,再放温水里放着就好了。”李孟羲适时叉开话题。

之后,因为没有大铁锅的缘故,李孟羲只能是找了一个更大的木盆,然后先烧了些热水,把热水倒进木盆里,再倒一些凉水,拿手试了试水温差不多的时候,再将面盆放到了水盆里。

按李孟羲所知的知识,温面的原理是,适当温暖的温度能让酵母菌更快的繁殖,但水不能太烫了,水太烫的话,温度过高,就把面烫熟了。

原理如此。

发面需要一段时间等,李孟羲和张宁就守着面,两人并排坐着,静静看着屋子里的小朋友们拿着笤帚追逐打闹。

时不时,李孟羲会伸手到水盆里看水凉不凉,水要是凉了,从一边瓮里再舀一瓢热水添上,以维持水温的恒定。

这样过了好久,等啊等,等啊等,终于等到一盆面发开,发成了满满一大盆面,还鼓了起来,快要溢了出来。李孟羲这时才反应过来,面发多了,半盆面发开,正好一盆,可要是一满盆面发开,肯定就多了。

后知后觉的发现了失误,李孟羲连忙起身唤张宁一起忙碌。

抓起一团面闻了闻,李孟羲闻到好闻的面发酵的香香甜甜的味道,感觉不错。

面好了,下一步应该是揉面,做馒头块。

李孟羲立刻又找了其他工具,他把屋子里另一个矮几搬了过来,找来干净的麻布铺上,然后再在麻布上撒了些面粉,准备来放馒头。

放馒头的地方有了,接着,依然是张宁代劳将盆里发好的面拿出一大团来,然后跟用力揉按,使面劲道起来。

李孟羲则拿着瓢,瓢里装着干面粉,时不时撒上一些,以免粘手。

李孟羲发现,女孩子来说,手果然更灵巧,张宁从生疏,很快就掌握了技巧,不一会儿就把面揉制好了。

李孟羲想了想,做馒头的话,刚好今日是除夕,明日就是新年,得祭拜神灵,正好,就蒸祭神用的大馒头吧。

于是,李孟羲和张宁一起把面团做成碗形的一个个面块。

当一阵忙碌,好大一盆面,终于全部做成了馒头,张宁累的额前的头发都湿了。

李孟羲拿起手帕递给张宁,他无比感谢道,“宁姐姐,辛苦你了。”

张宁甜甜的笑着,接过了手帕。

这一幕,正好,关羽回来,又看见了。

关羽觉得不好打扰两个小人儿,于是就又悄悄离开了,关羽觉得,索性不回去了,于是关羽又去巡营了。

面全都做做成了馒头胚,接下来,似乎依然要稍微放着放上一会儿,这一步是为了……不晓得。

按经验放置一段时间之后,李孟羲数了数做成的馒头,总共有四十九个。

接下来,一切就绪,李孟羲和张宁小心的把馒头胚放在木板之上,然后端着去了灶台那里。

军中有真正的土灶台,跟后世土灶一模一样,乃是李孟羲找建造队在数日前垒起的。

除了必要的灶台,蒸笼笼盖等,也由木匠们用木条做出了一套。

第一次蒸馒头,因不确定小碗大小的面团蒸成馒头会会有多大,为防粘连,放面胚时,李孟羲刻意将面胚放的很开。

幸而军中造物又粗糙又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