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历史军事>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37章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1更4000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章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1更4000字)(2 / 3)

这古时候的中国,那是地广人多。

家家户户的房子,都是非常大的,庭院足有四五间房那么大。而地位越高,财富越多的人,自然住的房子更大。

由此从先秦时期,春秋战国时代的人们,早就开始比拼房屋。

他们的屋宅按照从高到低的等级,按照院子数量的多少,分为七进之宅,五进之宅,三进之宅,一进之宅。

宅院是宅院,还不另算拥有的湖泊、池塘、园林等。

张良来到的这所宅院,是一座三进之宅。

在临淄城中,拥有一所三进之宅居住的人,在周围左邻右舍的眼中,其身份不高也不低,从不惹人在意瞩目。

张良毕竟是张良啊。

他虽然流浪在外,内心始终没有放弃过复仇。他也知道,就算他家底丰厚,可是他随身带的钱早晚都会花光。

而且,他要做的事情是复仇,他需要拉拢结交势力,如果仅仅是一个士人的身份,结交他人非常不方便,而且,干大事,怎么能没有钱。

于是张良选择了来到最是龙蛇混杂的齐国,这里是商客的天堂,也是流浪者的安乐窝。

他假意从事商业。

现在张良的身份是齐国的商人——名唤张伯。

伯仲叔季,这是当时家里排行的弟兄。张良为长兄,化名自然直接叫张伯。

见到张良回来,张良的贴心仆从都围了过来。

他们才刚在临淄城中安定下来不久。

这行走江湖,走走停停,每个城池都呆上一段时间。有时候张良去拜访当地有名的贤人,但是既然要拜访,总要拿出财物打点,就因为这个,一路上张良已经花了不少钱。

除此之外,就是去寻访当初一同从韩国逃出来的世家后辈、王孙公子。

原本这些四处逃难,躲避秦王追杀的人本处在地位发生截然不同转变的巨大恐慌之中,隐姓埋名度日,仍旧是惆怅难安。

但是在他们看到张良如此锲而不舍地‘追过来’,始终不放弃,张良像是黑夜里的一点萤火,给他们带来了一些希望。

这些人一一和张良见了面,叙旧,给他财物支持。

这一年春日里,张良来到了临淄城里。

之所以选择在临淄城中定居,是因为张良发现,这临淄城里,有个极大的优势——乱。

秦王灭了四个国家,对王孙贵族也并不愿意留情。他的敌人,都在逃跑。

当时天下人心目中的天下,就那么大点地盘。

西面有秦国,南面在打仗,这些人都没有地方跑,最终不约而同都跑来了齐国。

张良一路过来,也遇到了不少赵国人、魏国人、韩国人、燕国人。

他们都表示是因为惧怕秦国的压迫和管理,所以跑来齐国。

正是因为一路上所见所闻,又增添了张良复国的希望。

他看到天下人都不喜欢秦国,这下就满意了。

他决定在临淄城,暂时建立一个据点。一方面做大生意,赚取足够的钱;一方面他要在这里,联络各诸侯国逃难避祸的世家贵族,对于有帮助需要的,张良毫不吝啬给予他们财物,资助他们活下去。

客舍青青柳色新,张良的家宅虽然只有三进,可是内有一湖泊。

这是张良选择买下这个宅子的原因所在——只要有水,就可以打造成韩国的房居样式。

张良坐在廊道下的主席上,他的仆从死士早就等在这里。

他们和张良一样,也都出去探路了。

只要主动出去转悠,和人搭话,闲聊,总能找到过去认识的人,又或者打听到其他国家的王孙公子所在。

只是张良一坐下来,他的仆从们纷纷道。

“少主,恕我直言,这临淄城不适合咱们。”

“我也这么认为。这临淄城里太乱了,齐国人眼中岂止是没有法度,礼义廉耻已经是全部都不要了。”

“是啊,少主,他们的眼睛都已经被金钱糊住,脑子里除了醉生梦死,哪里还会想什么家国大事。”

“男子整日宿在女闾,沉浸其中;街上男女街坊邻居,放浪形骸,时时聚众淫奔,实在是荒唐。”

“他们完全是活一天算一天,根本不考虑以后的事情。”

张良缓缓道,“乱,才方便我们藏身。齐国人心不齐,也不是一日两日。齐王两耳昏聩,重用他的舅舅,任命他的舅舅后胜做丞相。后胜排挤朝中忠臣才士,荒废稷下学宫,逼走才士,这才招致国中人浮于事的状况。”

“可是即便是这样,你们也看到了。时至今日,这齐国那都算得上是天下最富有的国家。”

“因为齐国的国策就是鼓励民众经营商业。当初管仲大力发展商业,帮助齐桓公积攒财货,这才帮助齐桓公建立霸业。后来齐国又利用商贸交易打败鲁国,打这之后齐国就一直发展重视工商业,很早就有一套国家专门管控商业的经验。”

“当初齐王建继位后,由其母君王后摄政。君王后贤德,与秦国交往十分谨慎,和诸侯交往讲求诚信。齐国处在远离秦国的东海边上,秦国日夜攻打韩、赵、魏、燕、楚五国。”

“五国在秦国的进攻中忙于自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