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吐蕃、突厥三地,也都是连年征战不休。
打的跪地求饶了,过了一些年,又有人站出来反叛大唐。
又是开战,打的跪地求饶之后,又过了几年,又有人站出来反叛。
这种反反复复的交战,只会拖垮了大唐的军事制度。
最好的方法,就是陈平安说的,不仅要武力征服,还要文化征服。
“好一个国债!”
“又是一良策也,倒是也没有想到,千年之后的官府,竟然能够有如此奇思妙想,也有如此魄力和手段。”
确实,国债的好处很多,可以弥补财政赤字。
当国家的财政收入不足以满足其开支时,发行国债成为一种有效的手段。这种方式实质上是将原本不属于国家支配的资金在一定时期内让渡给国家使用,实现社会资金使用权的单方面、暂时性转移。
与增加税收相比,发行国债对经济的副作用较小,因为它主要吸收的是游离于经济中的资金,一般不会导致通货膨胀,也不会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还有筹集建设资金、调控宏观经济运行、形成市场基准利率、筹措军费、平衡财政收支、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率、实现国债的发行和偿还、连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国债利息免税、融资功能方式多样、流程简单以及缓解偿还压力等作用。
这里面涉及到的知识点也就比较多了。
陈平安所了解的相关知识点也不多,毕竟,他并不是金融学的学生。
但是其中的一些好处,他还是能够解释的通顺和能够让李世民明白的。
“陛下,比如这形成市场基准利率,这一点也很重要,不知道陛下可知道香积厨,又或者,臣称之为高利贷。”
“所谓高利贷,就是那些寺庙、道观,喜欢把钱借贷给当地的百姓。”
“百姓要用抵押物抵押,一般都是房产地契等,也有不需要抵押之物。”
“只需要签订契约,有着白纸黑字,再加上手印等,就可以直接放出钱款。”
“他们会引诱百姓去借钱,然后利息非常高,比如一千钱,一天的利息就是十文。”
“一些百姓听了他们的引诱,签订了契约,借了钱。”
“可是,到最后,利滚利,发现那利息比他们原本借来的钱还要多。”
“这时候,自然是还不起了。”
“而寺庙、道观们就会派出他们的打手,直接上门,暴力催债,直接收走百姓们的家产。”
“不少百姓都会因此而倾家荡产、妻离子散,甚至是家破人亡。”
“国债的作用,就是规定了一千钱,一天的利息是多少,超出国债的利息,那就是高利贷,凡是高利贷者,当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这样一来,那些个寺庙、道观,就不敢以高利贷来行贪赃枉法、草菅人命、侵吞百姓之家产之事。”
“史册记载,在宋朝、明朝时期,有一些寺庙,拥有良田万亩。”
“这都是通过高利贷获得的。”
“他们给了当地官员好处,再加上,朝廷也都是崇尚佛门。”
“这些个和尚,也就仗着佛门兴盛,深入人心,且朝中大臣们也都是吃斋念佛的,所以,便肆无忌惮,横行霸道。”
唐朝初期,佛门还在被打压,一直到了李治时期,李治的崇尚佛门,才让佛教借机发展壮大。
这之后,香积厨也就跟着发展壮大起来,成为了民间高利贷最大的组织。
不过,陈平安已经在这时候发现了佛门,已经有了香积厨,也已经开始了高利贷。
“岂有此理!”
李世民听了,气愤不已,佛门和道门竟然还有这般勾当!
不听不知道。
一听,吓一跳。
在他看来,佛门也好,道门也罢,他们就是一个教派罢了。
其主旨也都是引导百姓向善。
再加上,这君权天授,李世民也不敢真的就屠了佛门,把佛门给赶出中原。
毕竟,佛门已经深入人心,而且,就算是这朝中大臣们,也都有信佛之人。
佛门在进入中原之地以后,就很快开始了中原化。
道家三清,佛门佛祖,学着道教的传教之法,很快就有了各种神仙。
参考的很可能就是中原的《晋书·千宝传》,也就是东晋人一史学家千宝写的《搜神记》。
不得不说,当初佛门传教之人的智慧,又或者是说,那时候的天时地利人和,都刚刚好。
“朕要把那些秃驴全部都给赶出去!”
放出高利贷也就罢了。
可开始引诱百姓们签订高利贷契约,然后侵吞百姓们的家财和田产。
这种行为,当真是十恶不赦。
“陛下,息怒!”
陈平安知道佛门现在已经成了气候,把佛门赶出中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与其赶出佛门,不如引导和约束。
“陛下,佛门已经成了气候,想要把他们赶出去,必然是会伤筋动骨,甚至是可能因此而埋下祸根!”
“臣以为,当加以引导和约束,佛门的一些理念,倒是可以拿来用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