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历史军事>贞观公务员> 第172章:狄明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2章:狄明府(5 / 6)

少有了些盐,也有了些味道了。

但是这东西绝对算不上什么美食。

这就是急行军的时候,为了果腹,所以也就只要是能吃就行了。

还要讲究什么口感不口感?

只要是饿了。

这炒面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美食!

陈平安倒是也想做方便面和自热锅什么的速食产品,前提是得有那个科技啊!

嗯,方便面也不是不行。

陈平安吐槽完,就觉得可以试一试。

又给张厨娘讲述了炸面条的想法,直接擀面,切成很细的面条,放在油锅里面炸。

这炸出来的面条,口感确实好多了。

就是这油耗比较高,成本自然也很高。

所以,还是不太行。

至于干菜和腌菜,这都已经是正月了,地里的白菜也都收了。

至于试验,其实也不用。

唐朝已经有了腌菜和干菜,就是做法不太一样。

因为以前的盐很贵。

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盐,可以用来腌菜。

现在有了海水晒盐之法,也就能够得到很多盐,倒是可以用来腌咸菜了。

陈平安试验完毕之后,就写了一个奏章。

这其实是完成李勣等武将的请求,他们在常参的时候,提出了军粮的问题。

在李勣等人看来,陈平安在去年收土豆的时候,就提到了可以把土豆晒干,甚至是炸土豆片作为军粮。

那肯定是在此道有什么想法,不如提出来,请陈平安的那将作监区研究一二。

李世民看完之后,就把奏章批复,交给了兵部,让兵部的后勤去试验。

研究完了军粮。

陈平安又开始写起史册。

距离上一次更新,已经是上一次了。

嗯。

陈平安写了武氏登基为帝之后的五年之史册,天授二年、长寿元年、长寿二年、延载元年、证圣元年(又名天册万岁),这五年来,武氏的操作不少,又是建明堂、天堂、大象,被薛怀义烧了之后,又重建。

然后就是几个酷吏接连死去,也算是卸磨杀驴了。

最后,还杀了薛怀义。

看的李世民是气急败环,只觉得武氏这样败家下去,好好一个盛世大唐,也将会败在她的手上。

恨不得,下令让黑袍卫去把武氏的尸体给挖出来,然后鞭、尸!

当真是没眼看,越看越心疼。

现在,要写之后的五年,根据记忆里面的那些帖子,感觉能够写出来一本书。

武氏、武承嗣、武三思、上官婉儿、李旦、太平公主、薛怀义、几个酷吏。

从万岁通天元年开始。

顺带说一个,武氏取名倒是真的有点儿水平。

也可能是那些读书人为了取悦武氏,所以想了这些个名字。

天册万岁又改成了万岁登封,然后万岁通天……。

啧啧。

颇有一种要上天的感觉。

神功元年,来俊臣这个大酷吏,终于也被武氏给卸磨杀驴了。

圣历元年,武三思、武承嗣继续求太子,未果。

圣历二年,有了张易之、张昌宗,还建立了控鹤监,又担心李旦以后会对武家出手,就叫来了两边的人员,来了一个誓文,告天地于明堂,永不相负,铭之铁券,藏于史馆。

久视元年,(“久视”即长生不老之意,词出《老子》),狄仁杰病死。

从久视这个年号,也能看出来,武氏也在渴望长生不老,想要一直坐在圣后的位置上,掌控着天下。

陈平安用了一千字来描述狄仁杰的一生,举明经,高宗初,累迁大理丞,断狱精明而平恕。

这位可以说是大唐时期的包青天,千年之后,还专门拍了影视剧。

陈平安在暑假的时候,还追了前面的三部,可以说,算得上是古代探案剧中的顶级佳作。

这位看起来是武氏手下的忠臣,两人颇有一点儿像是李世民和魏徵。

其实,武氏也是这么想的。

然而,武氏不知道的是狄仁杰布局之长远,可以说,称得上是老棋手了。

因为神龙政变的几位大臣、武将,那都是狄仁杰提拔起来的。

太后又向仁杰索佳士。

对曰:“前荐张柬之,犹未用也。”

太后曰:“已擢官矣。”

对曰:“臣所荐乃宰相,非司马。”

乃迁柬之为秋官侍郎,不久用为相,卒复唐室。

又尝荐姚崇、敬晖、桓彦范等数十人,皆为名臣。

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指人才),尽在公门矣。”

仁杰答:“荐贤为国,非为私也。”

嗯,狄仁杰不是为私心,那是真的为了这李唐之天下啊。

狄仁杰知道,武氏已经高龄,也没多少年可活了,武氏一死,比造乱。

可若是张柬之等人,能够扶持李唐血脉登基,还是可以快速平定叛乱。

而这个叛乱,必然就是武三思等武氏之势力。

写完了狄仁杰的一生。

陈平安才停下笔。

想了想,又填了一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