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历史军事>贞观公务员> 第175章:邸报的头版头条,将作监再次扩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5章:邸报的头版头条,将作监再次扩张!(2 / 3)

这大唐的公主学医。”

“这是在带动医学的风气,也是让人重视医学,尊重医师。”

“普通百姓们生病,看不起医师,吃不起药,等到病痛加深,就会慌不择路,选择相信什么佛门的吃斋念佛、地方赤脚医师的狗皮膏药,甚至是一些连大字都不识一个的人的偏方。”

“因此而病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明明,他可以借钱,又或者是在医师比较多,药材也比较便宜的情况下,请医师诊断,开方抓药,还会有活命的机会。”

“但是他们无奈之下,只能选择了吃斋念佛什么的,希望通过这种办法,请求神明的庇佑,又或者是去山林里面弄一些野草什么的,做成偏方。”

“而公主学医,必定能带动医学发展,也可为医学证明,促进国医馆的发展。”

“到时候,人人都可以看病治病。”

“而且,有了女医师在国医馆,就可以让女子也能方便去国医馆,请求女医师为其治病了。”

医师这个行业,面对的是病人,而病人有男有女,有一些疾病,对于女病人来说,可能有一些难以启齿。

所以她们在生了病之后,只有依靠以往的药方,又或者,直接等死。

因为她们无法去请求男医师给她们诊断,然后开方子抓药啊!

所以,陈平安是真的支持长乐公主李丽质去学医,她此举带来的边际效应也是比较大的。

第三天,邸报上面的头版头条,就是长乐公主李丽质学医的报道。

上面讲述了如今病人有男女,而女医师却少之又少。

“大唐盛世,百业兴旺,乾坤鼎定,江山如画。然世间苍生,难免病痛之虞,尤以女子为甚。夫女子之身,柔弱且细腻,病邪侵袭,往往缠绵难愈。是以,大唐之世,亟需女医师以济苍生,以解疾苦。

昔有扁鹊、华佗,医术高超,名扬四海。然皆男儿之身,未闻有女医之迹。今我大唐,文明开化,女子亦能读书识字,习医问道。女子心思细腻,更能体贴病患之情,洞察病源之微。是以,女医师之设,实乃天意人心之所归也。

女医师者,当怀慈悲之心,具精湛之术。以仁爱为本,以医术为用。能辨阴阳,识五行,通经络,晓脏腑。能施针用药,以解病痛,能抚心安神,以除忧虑。如此,则女子之疾,可得其治;女子之苦,可得其解。

吾皇圣明,洞察秋毫,知女医师之重要,遂同意长乐公主学医。愿天下女子,有志于医者,皆可投身此道,共襄盛举。如此,则我大唐之民,皆可安康;我大唐之世,亦可长盛不衰矣。”

这一篇报道,对于天下女子来说,绝对是一个福音。

不过,也有一些酸儒,说什么有失礼节,说什么,女子岂能为医云云。

可惜,大唐邸报已经报道了出来。

而这天下,又岂是那些酸儒,能够掌控舆论。

很快,连续几天,都有大臣对长乐公主学医,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赞赏声非常高。

然后,那些女子们也都是非常支持。

她们吹一吹耳边风。

自家的丈夫难道还要站出来反对?

大唐的风气还是比较开放开朗,所以,女子们的呼声也比较高。

最后直接盖过了那些个酸儒。

凭什么只有男医师,而我们女人有了隐疾,就要在床上等死呢?

总之,大唐邸报的出现,是真的带动了大唐贞观年间的舆论。

杜如晦之死的讨论之声,热度还比较高了。

却因为长乐公主李丽质要学医,拜师孙思邈,一下子盖过了。

如今热度最高的就是长乐公主学医,以及大唐需要女医师的舆论。

其实,说起来,在唐之前,也有两位女名医,晋朝的鲍姑、西汉义妁,所以女医师不是没有,只是非常少罢了。

如今,长乐公主学医,想要成为女医师,想要为女子治病,以解病痛,自当是好事儿,是天下女子们的福音。

而且,唐朝后期也有好几位女医师,唐玄宗时期,有一位侍郎之女名蔡寻真,她和宰相李林甫之女李腾空都是道医两修。

所以,长乐公主学医,最大的争议,也仅仅是她的身份罢了。

却也正是因为她的身份,所以才能成为大唐邸报的头版头条,也引起了非常大的争议。

而贞观五年之后,女医师也将会越来越多。

……

随着将作监的扩张,以及各种实验的逐步研究和投入,花销自然也随之大了不少。

不过,随着新技术拍卖,琉璃技术的改进,琉璃制品的多样化,还有其他技术产品的加持,将作监的花销再大,也没有让大唐国库多出一分钱。

不仅没有让国库多出一分钱,还给国库增收。

就是这将作监的账簿,李世民看了,都有一些流口水。

要不是知道将作监的重要性,他可能会忍不住,直接把将作监的钱,全部给吞下去。

如今,随着商业的发展,随着货币流通被动提速,这铜钱似乎越来越不受用。

也就是,货物多样化,货币流通速度过快,而货币的产量却只是提高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