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太子,你的职责不仅仅是处理具体事务,更重要的是要有全局观念,学会统筹兼顾。”
李承乾恭敬地答道:“儿臣谨遵父皇教诲。儿臣定当以大局为重,同时也不忘细节之处。对于将作监的工作,儿臣将亲自过问,确保每一项工程都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为我大唐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
李世民微笑,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好!有你这份心意,朕就放心了。记住,你是我大唐的储君,未来的希望都寄托在你的身上。朕期待你能够不负众望,将我大唐治理得更加繁荣昌盛。”
说完,又把桌子上的十几封信件拿了出来,递给了李承乾。
“看看吧。”
李承乾不明所以,接过来的时候,发现上面写着:青雀亲启。
这是……写给李泰的?
李承乾看了看李世民,却发现,李世民开始看着奏章,并未理会他。
便咽了一口口水,拆开了信件。
这个信件是没有密封的,直接就可以打开。
李承乾一封一封地看着,越看、心思也就越复杂。
脑袋也是有一点儿空白了。
思绪都开始混乱了。
父皇在教导李泰,让他当一个贤王。
有意让他开垦岭南之地,为大唐稳固疆土。
好在,父皇话里话外,都在称赞他,甚至是向李泰说明了,他将来为帝,李泰要好生地辅佐。
李承乾自然是很高兴,能够见到李世民在写给李泰的书信上,如此夸赞他,心中也有自豪感。
可是,父皇却又要让李泰成为贤王,让李泰可以在岭南之地文治武功,为大唐戍边。
若是李泰真的能够听从父皇的教导,就可以掌权,可以在岭南发展壮大起来,甚至是真的成为大唐的一代贤王,拥有着美名,还能够拥有戍边的兵权。
如若李泰后来在岭南之地文治武功,获得了美名,所做的功绩比他这位太子还要好呢?
他又该如何?
是不是会无地自容?
大臣们是不是会觉得他不如李泰,到时候,甚至是请求李泰入住东宫?
父皇会不会也因此而有换太子的心思?
李世民给了李承乾一个自己思考的时间,直到见到李承乾的神色有一些阴沉了,才轻声叹了一口气。
“唉……。”
李承乾瞬间惊喜了。
然后又有一些茫然无措。
“父皇,儿臣……。”
李世民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安慰了一下他。
“承乾,你可知道,我把李泰的封地定在贺州,让他今年就去就封,你的母后是如何忧愁,却又很支持为父的决策?”
“手心手背都是肉啊,你和青雀都是你的母后十月怀胎生下来的,是为父的嫡子,是你的母后身上掉下来的肉。”
“可是,这帝王之位只有一个,一山不容二虎。”
“你既然为嫡长子,就应该担负起重任,就应该拥有着接手李唐国祚的最大的机会。”
“说起来,你也是见到了当年的玄武门一事吧?”
李承乾听到李世民谈起玄武门之变,就神色复杂,又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毕竟,玄武门之变对于李世民而言,算得上是一生之痛。
李承乾当年还小,却也还记得一些。
所以,玄武门之变的影响对他也是有的。
李世民却不给李承乾说话的机会,继续说道:“我不想玄武门那般变故发生在你的身上,发生在我的儿子、孙子们的身上!”
“这也是其一,是我的心里话,也算是私心之言。”
“而于公于大义,你是李唐嫡长子,我自然是要好生地教导你,让你能够担负起大任,成为一位合格的储君。”
李承乾也是更加明白李世民的用心良苦了,顿时感动不已,双眼微微闪着泪花。
“父皇……。”
“儿臣一定会不辜负父皇之教诲!”
李世民收回了信件,这是他写给李泰之后,又抄录一份,就是专门给李承乾看的。
然后又拿出三封书信,这是李泰的回信。
直接给了李承乾。
“你再看看青雀的回信吧。”
李世民说了,他要和李泰坦诚以对,那么,他就不和李承乾坦诚以对了吗?
李承乾可是大唐的储君,是他重点培养的儿子,怎么可能不坦诚呢。
所以,李泰写的回信,他也直接给李承乾看了。
上面写的内容,说实话,李世民不怎么喜欢,只觉得李泰和史册上的李泰,都已经废了。
他是没办法把这样的人教导成为一个贤王,一个能够不觊觎大哥的皇位,还能够辅佐大哥的戍边亲王。
李承乾看完,却又暗自松了一口气。
看了李世民写给李泰的那些书信,明显能够感受到李世民对李泰的谆谆教导,希望李泰可以在贺州做出一番功绩来。
然而,李泰写的书信上面,先是问候了父皇和母后,接着又说这自己在贺州过得如何不好,却又如何想办法解决云云。
李承乾如今是越来越了解李世民,他知道李世民想要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