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历史军事>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第113章 公输氏名不虚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3章 公输氏名不虚传(1 / 3)

“见过大帅!”

“免礼,且先让我看看你们打的兵器。”

等四名工匠进了帅府,鲁锦也从侍卫手中接来了兵器,一刀一剑由薛冈打制,那柄方天画戟由隋谷打制,两人忙活了两个月,总算是把兵器做好了。

他先拿起那杆方天画戟,积竹柲包铁芯的椭圆形扁枪杆,外面涂着暗红色的朱漆,入手沉重,很有手感。

鲁锦双手持握,戟指前方,使用长枪拦拿那一套,放在腰侧一用力,前面的戟头顿时跟着轻微摆动,看的那几个工匠瞠目结舌。

“大帅真是好本事啊,这戟杆子我们俩也试过,根本弯不动,没想到大帅力气竟如此之大?”

“你们竟然弯不动?我可不信,两位长期劳作,打铁又是重活,怎会连这点力气都没有?”

鲁锦调笑了一句,揭穿两人的马屁,不过还是很满意道。

“做的不错,这能卸开看看吗?我还没见过这积竹柲里面是什么样的。”

“可以卸开枪鐏和戟头,还没上胶,就等着大帅查验呢。”

隋谷和邵大连忙上前展示,将戟头和枪尾的枪鐏卸下,让鲁锦看枪杆子的横截面,两人还在一旁讲解。

“大帅,里面的这根铁芯用的可是好钢,长11尺,粗不到三分,先打成扁钢条,再退火打磨,打磨好了再蘸火、闷钢、晾钢,做好的钢条又坚又韧。”

鲁锦闻言看了看那根铁芯,横截面是扁八边形,很是规整,看起来的确好好打磨过,顿时请教道,“退火、蘸火我知道,这闷钢和晾钢又是什么法子,有什么作用?”

“这......”隋谷没想到鲁锦对这打铁手艺这么感兴趣,当即介绍道。

“这闷钢就是先把器物打好,蘸火之后再烧至热而不红,将其埋入炒熟的砂土之中,闷上两日,可使钢条坚而不脆,不易折断,不易变形。

“晾钢则是将闷好的钢条再烧热晾凉,不必闷熟,做好之后能增其韧性。”

鲁锦听的连连点头,这就是现代热处理的四把火,退火,淬火,回火,正火,古代也早有这些技术,只不过名称不同罢了。

接着他又看向枪杆子外面的积竹柲,对邵大问道,“你这积竹柲又有什么讲究?”

邵大连忙道,“大帅,这竹子最坚韧之所在,其实就是挨着竹皮的这一层,再往里则称为竹骨,竹肉,我将竹条剖开,只取骨皮,再修好形,将其浸入桐油熬煮,等油浸透竹条,再捞出晾干,皮朝里骨朝外,包在铁芯之上。

“一层竹柲,缠一次麻线,再涂胶晾干,连施四层,最后再涂漆打磨,才成了这枪杆。

“内有钢筋铁骨,外有竹柲数层,又坚又韧,不过也硬的很,常人的确不能将其弯曲,还得大帅这样天生神力的人才能使得来,不然常人用了也使不出这枪杆子哪里好。”

鲁锦点点头,这倒是,好东西得有合适的人才能发挥出全部优点,这枪杆子给普通人用,也不过一根棍子罢了。

“你们两个做的不错,把这戟头和枪鐏装上吧,可以涂胶固定了。”

“是。”

“这全加在一起有多重?”鲁锦又问道。

“枪杆是6斤重,其中铁芯重三斤半,戟头和枪鐏加起来不到三斤,全重不到九斤。”隋谷立即答道。

鲁锦点点头,常规材料,四米以内的大枪,通常是6斤左右,而且是现代的斤,五米以上的大枪,也不超过8斤,这就是普通士兵用的。

元代的斤稍微大一些,大概是六七百克,具体他也记不清了,不过即便扩大一些,这杆方天戟的重量也不会超过现代的15斤,三米八的总长度,其实这个重量不算大。

等看完了方天戟,再看刀剑,剑为汉八面剑样式,刀是雁翎刀形制,都是鲁锦特意要求的。

其中剑长三尺,单手剑柄,又轻又韧,全重只有不到800克,按汉代样式做的漆木剑鞘,装具都是铜的。

鲁锦拔剑出鞘,轻轻挥动,往前一刺便能听到剑鸣,再抵到大厅的柱子上稍稍用力,剑身就被压弯,等松开后又立刻弹直。

鲁锦顿时收剑放在手中仔细观察,口中满意道,“这剑热处理的不错,弹性很好,再打厚一点可以当板簧用了。”

薛冈连忙谦虚道,“都是大帅给的那块钢料好,不然也打不出这么好的剑来。”

鲁锦却认真道,“我说真的呢,你热处理手艺不错,也是用的他那套法子?”

“正是。”薛冈连忙抱拳道,“这都是铁匠看家的本事,连蘸火闷钢都不会,那还能叫铁匠?”

鲁锦满意点头,还剑入鞘,顺手就挂在了腰上,又抽出那把雁翎刀,刀光雪亮,刀背有两条血槽,日本管这玩意叫刀樋,其实就是起加强筋作用,顺便在不影响强度的情况下减轻重量。

刀身平直,从后往前至三分二处,刀头略向上挑,开反刃,刀柄也是单手短柄,略向下弯,刃长二尺八寸,比剑短一点。

这是典型的雁翎刀形制,如果是从刀身后部就开始弯,那就是清代的柳叶刀了。

这两种腰刀说不上哪一种更好,可能柳叶刀那种弯一些的,更适合骑兵使用。

三件兵器鲁锦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