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历史军事>汉末雄风> 第六十八章 儿女洒怨泪,宫城生是非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八章 儿女洒怨泪,宫城生是非2(2 / 3)

女而与皇后争吵,以至于皇后携皇长子负气而去,刘协颜面何存?

更何况…

刘协真的吵赢了?

所以说,苟哥就从来不做这种蠢事。

苟哥对待娇妻的1贯原则是:老子主动认输、以退为进,然后另寻良机、换个方式取胜……

而且,苟哥还是让其人娇妻乖乖地、主动地、心甘情愿地认输。

不提再次颜面尽失的刘协,且看伏完、伏寿、刘嗣这祖孙3代,以及宗正刘艾。

负气而去的伏寿走得极快,直至将将进入南宫之前,伏完、刘艾这两个老头儿方才将伏寿母子追上。

伏完1路小跑、气喘吁吁道:“皇后!皇后!请皇后稍候!”

伏寿怀中的刘嗣对自己亲娘娇声道:“母亲!母亲!请等1等外祖父老大人!”

赌气而行的伏寿,直至此刻,终于算是彻底冷静下来。

但话说回来…伏寿是在赌谁的气?难道是刘协?

呵呵!

伏寿幽幽1叹,轻轻放下怀中的小刘嗣,转身向自己亲爹行礼。

刚刚站稳的小刘嗣,则向自己亲外祖父顿首行礼。

“天寒地冻,还望父亲大人多多保重!”

“孩儿拜见外祖父老大人!”

伏完吓了1大跳,其人赶忙扶起自己亲外孙、将其人护入怀中,这才看向自己亲闺女,上气不接下气道。

“阿寿…唉!阿寿,何苦如此为难自己?”

小刘嗣忽闪着大眼睛,突然来了1句。

“外祖父,母亲因赶走太子太傅大人而心生悔意,却又不好追回大人,故而赌气而走。”

伏寿闻言,俏脸骤然1红,旋即…

其人当着自己亲儿子的面,大大方方坦承。

“诚然如此,父亲,妾甚思念太子太傅!”

小刘嗣有些疑惑地打量着自己亲娘。

“母亲既如此喜爱大人(赵旻),却又为何赶走大人?”

小刘嗣年龄尚幼,根本不懂何谓“女人心,海底针”。

在小刘嗣幼小的心灵中,这孩子只清楚3点:

1是,自己的“生父”刘协,似乎不甚喜爱自己母亲,对自己也只是炫耀多于喜爱;

2是,自己的大人(这才是与小刘嗣血脉相连的亲爹),非但格外宠爱自己,兼且对自己母亲分外温柔;

3是,自己母亲厌恶“生父”刘协,却经常思念大人(赵旻),然则…母亲遇到大人后却总“厌弃”大人,大人走后…又继续思念大人。

刘嗣对母亲伏寿这种怪异的心理,总是百思不得其解。

这小孩子虽不懂其人诸位大人之间,那错综复杂的关系与情感,但出于1个小孩子的敏感,其人总觉得,自己母亲与大人之间,似乎有许多故事。

是以,今晚承光殿中之事,虽看似1地鸡毛,但在小刘嗣心中,却认为此事并不复杂。

小刘嗣甚至已经理清了全部头绪。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如此种种,无疑会令曹操重新审视“废汉自立”的计划。

考虑到曹于建安2十5年(220),彼时已经时日无多;即使做了皇帝,也不过是个短祚天子,徒增耻笑。因此权衡再3,他最终没有踏出最后1步。

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建安2十2年(217)便“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的曹操,直到2十5年(220)也没有废汉自立。这实在是因为废立之举,对彼时的曹操而言实是弊大于利。

矛盾、纠结的曹操之所以没有废汉自立,乃是诸多因素在共同发挥作用。

1方面是名教的思想钳制;1方面是外部环境的制约;还有1方面,便是曹操需要维护皇权的神圣性。

曹操目睹了董卓废立(189),他当然明白,汉室早已崩溃,毫无神圣性可言;

但利用汉室这张破幡,却能够笼络天下士人。

甚至连孙权、刘备也受此约束。他们在痛斥曹操“实为汉贼”的同时,也不得不违心地承认曹操“托名汉相”。

只要刘协尚在,孙、刘便不得不以汉臣自居。

(鲁)肃对曰:“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孙)权曰:“今尽力1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吴书鲁肃传》

换言之,只要刘协还是大汉皇帝,那曹操便占据了大汉丞相的名分,也占据了法理的制高点。

在无法剿灭孙权、刘备的背景下,维护刘协的傀儡身份,不失为1种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其实从某种角度看,维护前朝皇权的神圣性,便是维护篡位权臣的合法性。

曹操父子允许刘协善终,并通过禅让的手段改朝换代(220),虽说是政治表演,终究维护了皇权的体面。

因此曹魏诸帝,也被视作“代天受禅”的命世之主。

(曹丕)问尚书令陈群曰:“我应天受禅,百辟群后,莫不人人悦喜,形于声色。”--华峤《谱叙》

反而是司马昭白日弑君(260),亲手毁了皇权的神圣性,让天下人发现,原来皇帝并不是“天之子”,而是可以如野狗1般被宰杀于街市的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