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历史军事>大明:从拯救崇祯开始称霸全球> 第134章 现在本宫找你拨五百万两银子,你给还是不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4章 现在本宫找你拨五百万两银子,你给还是不给(4 / 5)

没有规划,也不知路在何方。

哪怕官府给了他们几亩薄田。

一栋房屋。

谁也不知道那亩薄田过两天会不会被山贼占去。

也不知道住的这种房屋会不会在鞑子入侵的时候一把火烧掉。

这就是大明百姓的现状。

直到朱慈烺的出现。

这一切都开始逐渐发生变化。

虽然变化很少。

但只要能看到希望,对于百姓们来说就有活下去的盼头。

望着范毓敏的眼睛。

朱慈烺焦虑的内心也缓缓平息了下来。

目前从纺织厂找银子的想法已经被他摘除了。

现在就看来福客栈下个月能给他多少银子。

而且既然要打仗。

真正该找钱的地方应该是朝堂。

是户部。

朱慈烺下意识地就开始朝自己的产业找钱,这种习惯不好。

他决定改变这种习惯。

“曹彰,走!”

“去哪啊殿下?”

“去户部!”

……

户部一直都是大明朝廷里最忙的一个部门。

自从苟悠成为户部尚书之后。

便每天通宵达旦,夜不能寐。

他是刚上任的。

在这之前也不过是户部的小吏。

随着整个官场被朱慈烺侵袭了一番。

六部尚书仅存了吏部。

每次上完朝回到户部。

苟悠都觉得十分憋屈,因为他的隔壁就是礼部。

董祥和总是有事没事过来跟他聊一番最近的政见。

明明他们见地相反,政见不同。

苟悠从来不觉得朱慈烺的政见有什么用。

可偏偏董祥和是朱慈烺绝对的簇拥。

时不时过来宣扬一下,让苟悠觉得十分憋屈。

明明已经够忙了,在精神上还要折磨他。

就在苟悠打算把今日份的工作安排下去的时候。

一个人自顾自地走了进来。

“谁允许你在乎不如此大摇大摆了?孔孟之道是这么教你礼仪的吗?”

看见对方的走路姿势。

苟悠想也不想被骂了过去。

可谁知道被骂之人非但没有任何收敛,反而朝他走来。

就在苟悠大怒想要教训对方的时候。

抬起头看到对方的脸。

两腿顺势一软,便跪在了地上。

“参见太子殿下。”

来人自然是朱慈烺。

不管苟悠如何不认同朱慈烺的政见。

但君臣要分清,这也是孔孟之道。

“兴。”

朱慈烺知道,苟悠一直都信奉孔孟。

既然如此,他也没必要和对方浪费什么时间。

他是君,对方是臣。

朱慈烺找对方要点钱也是应该的吧。

“苟大人,今日找你确实有点事儿。”

“殿下严重了,有什么事你吩咐就好。”

“给我拨五百万的银子。”

“你吩咐了下官也不一定能帮你办到。”苟悠急忙说道。

朱慈烺还一直以为苟悠是一个非常迂腐的官员。

可从这简单的交流上来看,苟悠的应变能力还挺灵活的。

“苟大人,可是你说的让本宫吩咐就好。”

“殿下,户部的银子必须要经过陛下才能拨出去,殿下想要银子,下官是万万不能批的。除非有圣旨,经过内阁探讨确定银子动向下官才会给审批。”

朱慈烺知道他不可能这么顺利地从户部要到银子。

他有心理准备。

“苟大人,本宫想要问你一件事儿。”

“殿下请问。”

“如今整个京城的商户,在纳税的有多少?”

“不足五成。”

“也就是不足一半是吗?”

“是的,殿下。”

“那每年这五成赋税中,你总共能收到多少银子?”朱慈烺又问道。

苟悠下意识的就想隐瞒。

可想到面前是朱慈烺。

是未来大明的储君。

最重要的是,商户纳税似乎就是从这个大明太子手下产业开始的。

只要他愿意随便调查一下,便能猜出个大概。

于是苟悠便也没多做隐瞒。

只是说到:“大概能收上来五百万两银子。”

听到这话,朱慈烺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他背着手,在苟悠面前走来走去。

“据本宫所知,我大明农业税每年能收两千多万石,商业税是三十税一。其中工商税就有盐税,茶税,酒税,契税和做商税,合理的估算,如果这些都能收上来,一年足足有一亿两千万两。可本官的同福客栈和纺织厂没开之前,请问苟大人,你每年能收上多少商税?”

苟悠最近总是沉默。

不管是在朝廷上还是在户部。

如今面对朱慈烺,他再次沉默了。

因为朱慈烺没说错。

如果收税制度没有名存实亡,按照合理的制度收的话,每年的税收足足达到一亿两千万。

可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