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大人,李玉庭大军佯攻剑州城正面,他却派出了一支奇兵,从我军防线间隙穿过。”
“晋军绕到了剑州的后面,突然杀进了剑州,两面夹攻之下,剑州城被攻破,总督杜子云已经殉国了。”
嘶。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李玉庭用兵竟然如此厉害?
经营了数十年的剑州防线这么轻易就被破了?
一片嘈杂之声响起,朝堂上顿时乱成一团。
杜孝勇见状高声喝道:“肃静,大家肃静。”
待朝堂安静了下来,他转身先对芙蓉王施礼。
“王上,大晋既不肯跟我们谈,此次连个通牒都没有就杀进来了,看来大晋是决意亡我了。”
杜妤嫣点点头,问道:“杜首辅,那你现在的对策是什么?”
杜孝勇眼睛血红,沉声说道:“王上,只有尽起王国之兵,节节抵抗,与之血战到底。”
他一直是一个主和派,当下局面能把他逼到说出这句话,也真是没办法了。
对他来说,芙蓉王国上表归附,和大晋恢复成跟大夏的关系一样,那是最佳选择。
千年以来,芙蓉王国都是中原王朝的附属国,彼此相通,关系良好。
也就是大晋得国后,老芙蓉王一直认为晋徽元得国不正,不肯依附,两边的关系才搞僵的。
可李玉庭此次明显来势汹汹,一副要灭国的样子,杜孝勇也就无法退让了。
芙蓉王国已存在了千年,也不是没有底蕴和道理的。
杜妤嫣没说话,她也在默默思索。
她前面大力援助大夏军,国内却不肯扩军备战,是有原因的。
一是大夏军能多拖几年也好,可以让芙蓉王国休养一下生息。
她认为芙蓉王国无论如何整军备战,都不会是大晋王朝的对手。
若一味地穷兵黩武,民生不济,王国自己可能就先垮了。
二是她内心已经打算依附大晋,但要推翻前芙蓉王的决策,需要慎重,她一直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只要自己在大晋动手前主动上表,主动表达归顺之意,一切应该就化解了。
这个念头,一直是她心中的底牌,所以才会强力压制王清明等主战派。
但她实在没想到,大晋连芙蓉王国派去西都的特使都不接见,根本就不谈,直接就动手了。
看来大晋这次是打算彻底毁灭芙蓉王国,这个局面让杜妤嫣也失去了主意。
她沉声问道:“林侍郎,你有杨子伦的消息吗?”
“王上,暂时没有,自杨大帅从法场劫出了楚向天,摄政王晋桓被人神秘击杀后,他就彻底消失了。”
杜孝勇不禁感叹了一声:“杨大帅敢在重重包围中劫法场,还真是有豪气啊。”
杜妤嫣没有再说话,她默默想道:笨侍卫,你在哪里呢?
现在这个局面,你会有办法吗?
嗯,他一定会有办法的。
此刻,杨子伦一行人等正在通过蓉都城门。
守城军士认出了杨子伦,顿时高叫起来。
“杨大帅。”
“平南侯回来了。”
蓉都城门口顿时又轰动了起来。
杨子伦也热情地向军士们招手,他心里笑意十足,看来当名人还是很有好处的。
至少进城不用被查核嘛,这就很不容易了,哈哈哈。
这时,突然响起了一声阴阳怪气的声音:“屁个平南侯,成天游手好闲地不干正事。”
只见一尖嘴猴腮模样的人,喊完这一句,就赶紧藏进了人群中。
李海毅闻声大怒,唰地一下拔出了长刀。
杨子伦见状喝道:“小海王,住手,把刀放回去。”
“伦哥,此人恶言相向,岂可相忍?”
杨子伦摆摆手:“欲成大树莫与草争,将军有剑不斩苍蝇,跟这种小人物一般见识,岂不是拉低了你的格局?”
李海毅收回了刀,嘟囔道:“伦哥,尽管你说得有理,但我心里还是不舒服。”
杨子伦笑了:“小海王,你还记得我给你讲过的评书先生的故事吗?”
“记得啊,有的茶客故意挑小毛病,只为展示自己的小聪明,总以为自己比评书先生懂得还多。”
“呵呵,这种茶客还不算什么,属于听书时很正常的反应,还有一种茶客更有意思。”
“你说来听听?”
“后面这种茶客呢,一路听书一路骂,从头骂到尾,听完了,最后还给评书先生来一句垃圾。”
“他们一路都骂些什么?”
“骂一切不符合他们想象,不符合他们经验,不符合他们心中既定套路的地方。”
“那他们要如何才能满意?”
“这么说吧,他们恨不得把评书先生手里的笔抢过来,按自己脑海里窠臼套路来写才满意。”
李海毅纳闷地问道:“伦哥,既然他们觉得自己如此有见地,为何不自己写评书?”
“呵呵呵,知易行难,知之非艰,行之惟艰,这还不算关键。”
“关键是什么?”
“关键是他们格局太小,除了善于诋毁别无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