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讲完之后,下面有人举手提问,李志军上校示意他讲话。他站起来说道:“我是负责舰载机器人的向伟华,有个事情我想问一下。来飞云洞之前,我们就已经知道,六舰队哪吒号战舰去奥尔特星云远程机动了,网上有此事的公开报道。报道很短,我给读一下啊。”
说着他拿起手机读了起来:
“2247年8月,为了检验新装备的水平,提高星际作战部队的机动能力,星军总部决定进行远程机动训练,第一批出征的是第六舰队的驱逐大队及数艘侦察艇、护卫舰和补给舰,在子牙号指挥舰的带领下陆续出发,将前往奥尔特星云内边缘的某区域。他们又被称为特遣大队。
据悉该区域距离太阳05到1光年,这是我星军将要到达的最远区域。子牙号平均速度约为15欧速,因此估计到达指定位置需要35年时间。如果加上训练和返程,他们将至少在太空中滞留7到10年时间。据悉六舰队对此次远程机动高度重视,由舰队司令员孙大胜中将亲自带队指挥。
如此遥远的距离,后勤保障是个挑战。补给舰速度较慢,可能要比主力晚到差不多1年时间,这1年时间需要主力舰依靠自身的储备生存。但是每艘补给舰只能提供2年的补给,所以需要多批次补给才行。据悉,体型更大、速度更快的补给舰已经完成投产,三年后有望列装部队。
下面是一条小知识,是对欧速的介绍。
小知识:所谓“欧速”(英文简称ov)是“欧氏速度”(ouyang velocity)的简称,就是1光速。1欧速=1 ov=001c=3000k/s(c是光速,约为30万k/s),是星际航行的门槛速度,类似于航空里的马赫数(飞机速度与声速的比值)。这种表示方法与摄氏度很像,使用起来很方便。
这个欧氏是指我国科学家欧阳自远。欧阳自远,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国际院士联合体第一主席。被誉为“嫦娥之父”,是中国开启“航星时代”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1993年,他起草《中国开展月球探测的发展战略与长远规划》报告,积极推动“中国探月工程”立项;2004年1月25日,国防科工委召开绕月探测工程第一次领导小组会,将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并任命栾恩杰为总指挥、孙家栋为总设计师、欧阳自远为首席科学家,“中国探月工程”正式开启,中国拉开了“航星时代”的帷幕。
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一号”卫星送入太空,精确入轨。2019年“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背,并传回了世界上第一张近距离月背影像图,这是人类首次看到月背的真容,中国在世界探月领域实现了赶超。
新闻念完了。远程机动好理解,但是这么远距离的远程机动不好理解,而且还是舰队司令亲自带队,结合坊间关于外星人的传闻,那么我的问题是,我们是不是真的发现了外星人行踪,这次远程机动是不是为了去拦截外星人?谢谢!”
在座诸位闻听此言,一下子骚动起来,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刘一鸣也听单位里的同事谈起过,但是没当回事,认为外星人不过是无稽之谈。
李上校笑笑,挠挠后脑勺,思考一阵,说道:“这位同学……哦,不,这位同志,问的问题很有意思啊,你这搞得像记者招待会似的……如果是记者招待会呢,我会回答无可奉告,不过咱们都是自己人,关于这件事,我还是可以告诉你们一些我了解的情况的。”
大家一听,都很兴奋,忙伸长脖子仔细倾听。
李志军道:“这次远程机动确实非常重要,不同以往。当时舰队是非常重视,要求所有单位要认真学习领会相关文件精神,对此次行动要深刻理解并大力支持。同时因为行动历时太长,故在全舰队征集老兵,要求年龄超过45周岁的同志自愿报名,替换特遣队中原来的那些年轻队员,听说有部分老队员来自其它舰队。”
其实对于这种远程机动,大家还是很感兴趣的,很多人都想去,我也想去。不过对于只让老同志前往,大家也都能理解。如果一去十年,老同志回来差不多就该退休了,这可能是他们最后一次执行任务。如果是年轻官兵前往,家庭肯定是顾不上,尤其是没有成家的新兵,终身大事都耽误了。
至于是不是去拦截外星人,我确实不清楚,传达的文件里没有这方面的内容,只是强调这次训练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多么多么重要,虽然距离远时间长,但也要克服畏难情绪知难而上。
说实话,这都是老生常谈,大家虽然有些不太了解,但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并没有人胡思乱想。至于哪吒号他们内部有没有更多信息,我就不清楚了,实在抱歉。”
听了这个回答,大家未免有些失望,说了半天等于什么都没说,实际上大家还真的希望有外星人呢!如果真有外星人,这些战舰可就派上用场了,否则造这么多战舰干嘛用呢,是吧?
相互了解是这次会议最重要的内容,接下来姚兴国简单说明了一下行程安排,首先是去函谷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