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其他类型>杨伟的乡村振兴梦> 第20章 和谐共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章 和谐共融(1 / 1)

金秋时节,广袤的田野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黄,村子处处弥漫着丰收的浓郁喜悦。在那片一望无际、金黄璀璨的稻田旁,村民们正围坐在一起,沐浴在温暖的秋阳下,热烈地分享着这份来之不易的甜蜜成果。

“今年这稻子长得可真好,颗粒饱满得就像珍珠似的,产量比去年高了不止一星半点啊。”一位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老农,粗糙的大手轻轻抚摸着那沉甸甸的稻穗,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脸上笑开了花,每一道皱纹里都仿佛藏着深深的满足。

“可不是嘛,这可多亏了村里组织的那些培训,还有专家们不辞辛劳地手把手指导。咱们按照科学的法子种植、施肥、除虫,才有了今天这喜人的景象。”另一位村民也忍不住凑过来,目光中满是欣慰,感慨地说道。

“对呀,咱们的果园也是大丰收!那苹果红彤彤的,梨子黄澄澄的,在市场上特别受欢迎,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一位憨厚的果农咧着嘴,兴奋地描述着果园的丰收场景,仿佛那累累的硕果就在眼前。

“这都要感谢村里组织的培训和专家的精心指导,让咱们这些泥腿子也掌握了科学的种植方法。不然,咱们还在那瞎琢磨,哪能有今天这光景。”一位年轻的村民目光中充满了感激和对未来的憧憬。

这时,杨伟迈着轻快的步伐走了过来,听到大家热情洋溢的讨论,脸上洋溢着温暖的笑容,说道:“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咱们不仅要追求产量高,更要保证品质上乘,只有这样,咱们的农产品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才能有长久稳定的发展。”

“杨伟,你说咱们村现在发展得这么好,怎么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咱们这儿呢?不能总是咱们自己乐呵,得让外面的人也来感受感受咱们的好。”一位心直口快的大嫂,一边熟练地编织着手中的草帽,一边急切地问道。

杨伟稍作思考,回答道:“咱们可以举办一些农事体验活动,邀请城里人来咱们这儿亲手收割庄稼、采摘水果,让他们亲身感受田园生活的纯粹乐趣。还可以让他们参与咱们的传统农耕仪式,了解咱们的农耕文化。”

“这个主意好!等他们来了,咱们还能让他们品尝咱们原汁原味的农家菜,住咱们温馨舒适的民宿。让他们来了就不想走,回去还得跟别人念叨咱们这儿的好。”另一位村民兴致勃勃地补充道,仿佛已经看到了热闹的场景。

“对,而且咱们可以通过当下流行的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把咱们村子的美丽风光、丰富的民俗活动都拍下来,传到网上,让更多的人看到咱们村的独特魅力。”杨伟越说越兴奋,双手不停地比划着。

“那咱们村的文化活动也得丰富起来,光种地挣钱可不行,精神生活也得充实起来,不能让大家闲下来的时候没个乐子。”一位精神矍铄的大爷,放下手中的烟袋,认真地说道。

杨伟连忙点头说:“大爷说得对。咱们可以成立一些文艺团体,比如充满活力的舞蹈队、传承经典的戏曲社,定期组织精彩的表演。逢年过节的时候,咱们就在村里的大舞台上热热闹闹地演一场,让大家都能乐呵乐呵。”

“那谁来教咱们呢?咱们可都是些门外汉,啥也不懂啊。”有人不禁担忧地问道。

杨伟胸有成竹地回答:“咱们可以请专业的老师隔三差五地来村里指导,也可以让村里那些有才艺的村民发挥带头作用。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还有啊,咱们村的孩子们教育可不能落下,得给他们创造更好的条件,让他们能和城里的孩子一样,有广阔的未来。”一位在村小学任教多年的老师,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语重心长地说道。

杨伟目光坚定地说:“这是必须的。咱们会不断完善学校的设施,增加丰富的图书和先进的教学设备,让孩子们能接受到更优质、更全面的教育。说不定以后咱们村能走出几个大学生、研究生呢!”

“那村里的老人怎么办?他们辛苦了一辈子,晚年的生活也得照顾好。”一位孝顺的年轻人,一脸关切地说道。

杨伟满怀深情地说道:“咱们可以建一个宽敞明亮的老年人活动中心,里面摆上棋盘、茶具,放些适合老年人锻炼的器材。让老人们有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能聚在一起唠唠家常、锻炼身体。还可以组织村里的志愿者定期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帮他们打扫卫生、买买东西。”

“这可太好了,咱们村真是越来越好了,大家的生活都有了保障,有了盼头。”一位村民不禁感慨道,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花。

“但是咱们也不能骄傲自满,还得继续努力,让村子发展得更和谐、更美好。咱们不仅要富口袋,还要富脑袋,让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杨伟神情严肃而又充满期待地认真说道。

“对,咱们要团结一心,劲儿往一处使,共同为村子的发展出力。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咱们心齐,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儿!”大家纷纷握紧拳头,语气坚定地表示赞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