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卫昭不肯回宫,带着儿子就在长宁王府住下了,卫夙面无表情,并未像卫明担心地那样勃然大怒,而是长久地保持着沉默。
半晌,卫夙终于淡然开口,他让卫明给卫昭带了句话。就是他要回宫,随时都可以,不需要再请旨,但是伊殷,他是绝对不能带回来的。
卫昭自然不肯,局面因此僵持下来。姬皇后晓得小儿子回了京,却苦于见不到人,急得不得了,隔两天就派人往长宁王府去一趟,要么送东西,要么传话。
卫明知道劝不动弟弟,不肯再做无用功。元康公主不信邪,亲自跑了两趟长宁王府,想劝卫昭不要跟皇帝硬碰硬,卫夙那样的性子,只能来软的不能来硬的。
可惜卫昭就是不听,任由元康公主差点说干口水,也只是一句:“皇姐毋须多言,此事如何处理,小弟自有主张,还请皇姐见谅。”
元康公主是卫夙的嫡长女,年长卫昭十九岁,两人名为姐弟,可元康公主看待幼弟,向来跟看自家儿女并无二致,而且她的长女,也比卫昭小不了两岁,两人幼时还在一起玩耍过。
见卫昭油盐不进,打定主意要和卫夙对抗到底,元康公主不禁叹道:“阿昭,父皇父皇,既是父亲,又是皇帝,他再疼你,也是有限的。”
卫氏皇室素来注重血统和门第,历代皇后和高位嫔妃、君侍,都是出身世族的高门子女,若是皇子皇孙的生母出身实在太低,上不得台面,玉碟上记作母不详也是有的,并不稀奇。
倘若伊殷是个通常意义上的私生子,是卫昭与平民女子所生,卫夙断不至于不认他,不过就是个庶出的孙子,皇室养得起,日后随便封他个低等爵位也就打发了。
偏偏伊殷的身世人尽皆知,卫昭失手被擒不是他的错,除了君临,谁能一生不败,就是姬清,也有阴沟翻船的时候,卫夙尚未不讲理到这种程度,连儿子并非主观原因导致的战败都不能接受。真正让卫夙生气的,是卫昭竟然给赫连濯生了儿子,不管卫昭是否被强迫,卫夙都觉得此事难以容忍。
假若卫昭把孩子留在扶余,他还可以装作不知道,事情就是传得再逼真,也是无凭无据。谁知卫昭胆大妄为至此,竟敢把孩子带了回来,这不就是坐实了流传多年的流言吗?
晓得元康公主是真心关怀自己,卫昭柔声道:“皇姐向来疼我,小弟岂有不领情的,可是阿殷,他对我真的很重要,我不希望他在我看不到的地方悄悄长大,然后跟我毫无瓜葛。”
元康公主闻言默然,的确,伊殷的年纪太小,眼下不过四岁,若他现在离开卫昭,被安置在其他地方,长大后肯定不会记得他,更不用说父子亲情了,早就烟消云散。
卫昭见姐姐不说话,似在思考,再接再厉道:“皇姐,这件事你就别管了,还有皇兄也是,父皇不会听你们的,若是因此惹得他对你们动怒,岂不是我的罪过。”
元康公主温婉笑道:“你是最小的弟弟,我和太子不疼你,还能疼谁呢。”
“不是还有卫时么?”卫昭下面,还有个五皇子卫时,足足比他小了十四岁。
元康公主冷哼一声,显然是不把小皇弟放在心上。李伉死了,云妃薨了,卫时无所依仗,也就那样了。
时辰已经不早,姐弟两个闲话几句家常,元康公主就告辞了,说改日再来看他。
目送元康公主出了院门,伊殷才推开卫昭的房门,动作轻盈地跑了进去。
“爹爹,我们以后是不是要分开?”说实话,到达渝京之前,伊殷完全没有想过还有这种可能。
但是仔细想想,他又觉得这样的结果并不差,留在渝京,他的身份有多尴尬可想而知,倒不如隐姓埋名,去过普通人的生活,有机会的话,也能到京城看望卫昭。
不料他话音未落,就听卫昭急道:“阿殷,你听谁说的,谁说我们要分开的?”
伊殷眨了眨眼,茫然道:“太子伯父和公主姑姑都是这样说的……”你们说话从来不避着我,我会知道不奇怪吧。
卫昭把伊殷抱进怀里,直视他的双眼,厉声道:“不许听他们胡说!谁也不能把你从我身边带走,谁都不可以!”
看着卫昭凛冽的神情,伊殷心里歉意丛生,他歪着脑袋,把脸埋到卫昭肩上。他原先还在想着,离开京城自己就自由了,却没想过,卫昭会如此舍不得他,真是有点对不起他。
卫昭以为自己的语气太严厉吓到了伊殷,便轻拍他的后背,温言道:“阿殷不要怕,我们会一直在一起的。”
若是其他事情,他在父皇面前可以服软,唯独这件事不行,他稍微后退一步,卫夙就能把儿子给他藏到天边去,日后还能不能见着,就是全凭天意了。
这日,天气阴沉沉的,空中乌云压顶,倾盆大雨蓄势待发,眼看就要席卷而来。
伊殷坐在花坛边,看着低飞的蜻蜓和搬家的蚂蚁发愣,卫昭走到他身边,出声道:“阿殷,爹爹有事进宫一趟,你在府里乖乖的,记得按时吃饭和睡觉,知道么?”
伊殷转过身,下意识地点点头:“哦,我知道了。”他记不记得不要紧,只要王府的丫鬟记得就好,可是卫昭为何要进宫呢,不要他了?不可能。帮他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