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0章 旧事(1 / 2)

因着这种种顾虑,眼下肖俊安并没有打算直接有什么大动作。

而太子那几个手下,发现了他的身份之后,便慌忙想要往京城传递消息,肖俊安自然是派人阻止,但几天之后,他便暗示手下,可以让对方把消息递出去了。

之所以这么做,乃是因为,潜伏在宁城的两个手下已经传回了消息,原来乾国内部如今也生了乱子,尚且自顾不暇,又哪里能分出心神攻打月国?

具体的情况,还要再继续调查,不过根据两人穿回来的消息,加上肖俊安从前对乾国的一些了解,大约也能把事情猜出个六七分来。

如今的乾国君主,并不是乾国太后的嫡出皇子,他的生母乃是国公府嫡出小姐,在后宫位分不低,也颇受先皇宠爱。

当年,乾国立太子的时候,最为热门的人选有两个,一个是中宫皇后所出的大皇子,另一个便是如今这位乾国皇帝,也就是当年的四皇子。

按说自古以来,皇位继承都是讲究一个立嫡立长,皇后没有嫡出皇子的情况下,才会按照长幼挑选继承人。

只要不是过分草包,是鲜少有弃嫡立庶,弃长立幼这种情况发生的。

当初的大皇子乃是先皇的嫡长子,按道理来说,应当是太子之位的不二人选,可偏偏,那位先皇不喜皇后,反而对那位娴妃和她所出的四皇子宠爱有加,始终没有表露立大皇子的意思。

若仅仅是这样,那大皇子也许不会太过心急,可偏偏,那之后不久,娴妃便突然去世,具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谁也不清楚,对外只说是暴毙。

可娴妃去世不久,乾国先皇便突然突然下了一道旨意,大概意思就是,大皇子年纪也不小了,就封他做个齐王,把北边作为他的封地,并令齐王即刻动身前往封地,无诏不得回京。

这道旨意一下,朝廷无疑是掀起了轩然大波,原本支持大皇子的朝臣,纷纷上书求情,做最后的挣扎,皇后也跑到御书房门前,足足跪了一天一夜。

可即便如此,先皇也并没有改变心意,反而紧接着下了另一道旨意,封四皇子为太子,入住东宫。

有了这道旨意,无论是朝臣还是皇后都已经明白,事情已成定局,再怎么求也是无用了。

皇后心灰意冷之下,回到凤阳宫礼佛,从此宫中无大事,鲜少离开自己的宫殿,原本支持

大皇子的那些朝臣,也一个个老老实实,不敢出半点风头,生怕惹了注意,给自己带来灾祸。

眼下还好说,他们只怕,等到皇帝百年之后,太子登基,会记恨他们支持过大皇子的事情,拿他们开刀。

这之后没几年,乾国先皇便驾崩了,因为四皇子的太子理所当然的登基为新帝,并尊嫡母为皇太后。

古人重视孝道,四皇子的生母娴妃已经没了,太后之位没有任何争议。

不管心中怎么想,至少还没有彻底坐稳皇位之前,新皇不会对太后和那些朝臣下手。

如今这位新皇已经登基近两年,乾国似乎并没有多少好的变化,倒是听说,这两年里乾国南部天灾不断,这位新皇必然也是焦头烂额。

约莫是被南边的问题分了心神,也可能是那位齐王的小动作足够隐秘,总之,齐王突然起事,是出乎新皇意料的。

本就没有多少准备,加上之前调兵到月国边境打仗,乾国新皇是差点儿在齐王手里吃了大亏。

内乱一起,对于和月国得约定,他自然是无暇顾及,只留了一些将士戍守边关,其余的都抽调了回去。

屁股下面的位置都快坐

不稳了,他还哪有心情想扩张国土的事?

思及此,肖俊安目光微微一沉,搭在桌案上的手指无意识扣了扣桌面。

他想,情况若真是自己判断的这样,他倒是可以试着让人和那位齐王联络一下。

自然不是为了帮他,齐王是输是赢,他半点也不关心,只不过不管输还是赢,这场仗都不能太快结束。

否则,若是让乾国空出手来,说不准转头又要和肖俊和合作,进而对月国不利。

他也得抓紧时间,争取在乾国内乱平复之前,早些把月国的事情解决。

如今父皇还在肖俊和手里,虽说暂时没有性命之忧,可他也有些担心,若是肖俊和狗急跳墙,也保不齐会做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来。

若是那样,再怎么想要弥补,恐怕也为时已晚了。

思虑过这种种,肖俊安缓缓出了一口气,眼神中明显多了几分坚毅的味道,显然已经暗自做下了某种决定。

江州这边,玉妍坊分店已经筹备的差不多,只等着马上就要开张了。

因着玉妍坊在江州早已经名声大噪,这宣传的事情,苏意晚根本不需要再操心什么,李秀雅一个人就能号召整个

江州上层社会的夫人小姐们了。

这些人早就对玉妍坊心有向往,加上李秀雅这个江州太守府千金的面子,只要不是真的抽不开身的,都答应了开张那天会亲自过来捧场。

苏意晚思来想去,自己这也是借了李秀雅的面子,这些夫人小姐们既然如此热情,她这个老板也不好太抠门,干脆决定,开张第一日,全场免费!

这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