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历史军事>游戏剧透历史:我的队友是孔明> 第九十六章 由陇右进攻关中的可参考案例:薛举的西秦与李唐的关中大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六章 由陇右进攻关中的可参考案例:薛举的西秦与李唐的关中大战!(1 / 2)

诸葛亮眉头一皱,心想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如今魏国经过不久之前的反击,兵力有所削弱,辎重也需要重新积累,短期内没法对陇右、汉中进行大规模的进攻。

现在这个阶段能够影响大汉进一步掌控陇右河西之地的,就是陇右、河西当地以及北部的氐羌诸胡了。

这时候,光幕之上弹出了一张图画,是囊括整个陇右、河西以及北边大河东西广阔地区的地图,虽然街亭以北一片黑暗,但上面依然弹出了一些小红点。

【这段时间在贺兰山附近刷新出了一些消息,有胡人部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集结,查看资料来看这部分胡人应该是乞伏部落,乞伏部落历史上也算是非常出名,未来也曾经在河西建立政权,目前刷新的消息暂时还没发判断他们的动向,但是乞伏部要加入战局恐怕是大概率事件了。】

诸葛亮起身查看了一眼地图,按照光幕之上显示的,这部分胡人部落若是行动,最近最便捷的方向毫无疑问就是南下高平。

高平在街亭以北,同时也和萧关一起,是整个陇右地区北边的重要边防。

由高平南下过弹筝峡再东转可以进入关中,而在弹筝峡附近再折向西边,有一条小道进入陇右,当年光武皇帝平定陇右隗嚣,其中重要一路兵力就是走高平南下进攻陇右。

不过诸葛亮思忖片刻,觉得魏国人应该不会让这北部羌胡直接南下,当年匈奴进攻大汉便经常由高平南下威胁关中,曹真和张郃想来也是知道这段故事的。

这时候,光幕继续弹出了消息。

【现在我暂时无法判断乞伏部落最终的行进方向,除了直接南下,还有另一条路就是直接走灵州县过黄河,直插居延海再南下敦煌,这条路线也是当年西汉河西之战汉军曾经采取的路线。】

诸葛亮点了点头,这条路线虽然更加曲折遥远,但是若是从魏国来看,这无疑是更保险的一条路线。

如果魏国人果真策动塞外的氐羌诸胡部落向西进入居延海,那河西西部敦煌等地可能不会那么容易就能拿下,河西之地的吏民也会有些动摇。

诸葛亮赶忙转身回到几案前,记录下了这条重要信息,这对汉军下步行动有很重要影响,按照之前的信息,此时文长所部正在向陇右西南部异动,伯约所部则正准备进入河西之地,这个动作已经很是迅速了,但现在来看魏国人的反应倒还是很快的。

【现在魏军在经过大规模的反击之后又开始了新的行动,但我们目前这个阶段的任务还是要以防守为主,坚持高筑墙、广积粮的原则,尽快消化陇右六郡,控制河西等地,进一步扩充兵员。】

【我查看了一下目前老哥你的兵员,和控制陇右之前相比,兵力的增长并不明显,这当然是因为刚刚控制陇右等地,还没有办法立刻就在陇右六郡征税征兵,但是随着疆域的扩大,我们必须要把爆兵提上日程,依靠着农业种植以及炼铁技术的更新,进一步打造出一个新的陇右河西军团,如此才能在下一步与魏国在关中对决的大战中取得优势。】

“高筑墙、广积粮。”诸葛亮记录下这句话,这几个字虽然直白,但倒也是很有道理,攻克陇右只是匡扶汉室、克复中原的第一步,现如今确实不是能够放松的时候。

【说实话,华夏历史上从来没有从蜀地北上攻略中原成功的案例,《纵横华夏》非常写实,这对我们制定下一步进攻关中的策略有很大的影响,唯一能够参考的也只有丞相在北伐过程中的一些考量,但是这个庞大的计划因为并没有实现,所以很多细节还不十分明确。】

【我们控制陇右乃至河西之后,下一步要如何进取关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从哪里进攻,孙吴又会有什么反应都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而现在我们能够参考的例子并不是很多。】

诸葛亮点了点头,这确实是他现在正在思索的一个难题。

这时候,光幕之上再次弹出了一张图画,是一张陇右关中形势图,上面标示出了三个不同颜色的箭头,在关中腹地交织在一块。

【而其中最值得参考的一个案例,则是隋唐时期西秦薛举与李唐的关中大战。】

【薛举是祖籍河东,但是在河西之地起家,他生性豪爽,精通武艺,尤擅骑射,隋朝末年他起兵反隋,自称西秦霸王,年号秦兴,随后河西当地多个豪强投靠薛举,短短一年之中他攻占枹罕,随后又接连略取鄯州、廓州,尽据陇西之地,并在当年七月,在兰州称帝。】

【随后薛举命其子薛仁杲领兵攻取秦州,并在年底攻取了扶风,由此薛举势力横跨河西、陇右,并且趁着当时李唐刚控制长安,还没有控制陇坂,把势力范围越过了陇坂伸进了关中。】

诸葛亮吃惊地看着地图上不断变化的这个名为西秦的势力迅速地扩展着势力范围,这比如今汉军的进展要迅速的多,心想这名为薛举者还是颇为强力的。

【虽然薛举、薛仁杲碰上了开挂的李二凤,最终被李唐击败,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西秦采取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策略,一度让李唐非常被动,那就是薛举在东进关中的同时,联络了此时已经入居河南之地,也就是黄河几字湾以南的突厥人,采用了从关中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